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只有一枚印章。但不为人知的是,清朝从乾隆皇帝开始,皇帝使用的印章不仅仅是一方,而是25方。那为什么呢?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img]696274' />
据有关文献记载,“玉玺”一词是秦始皇提出的,也是他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玉印才能称之为“玉玺”。而这一制度也被后世代皇帝所使用。此外,皇帝玉玺的印章名称也从秦代开始确定,即:皇帝的印章、皇帝的印章、皇帝的印章、天子的印章、天子的印章和天子的印章。除六方皇帝玉玺外,还有一方玉玺单独放置,这是秦始皇专门派人制作的“传国玉玺”。这种玉玺平时根本不用,只有皇帝写传位诏书的时候才用。
[img]696275[/img]
秦朝灭亡后,这方“传国玉玺”一直被历代皇帝保存。而且它是第一位正统皇帝的传国玉玺,后世历代皇帝都以得到它为荣。他们总是认为,只要得到这个“传国玉玺”,他们的王朝就能传到千秋万代。但由于王朝的不断变迁,这方的“传国玉玺”也在战争中消失了,没有任何痕迹。此外,历代皇帝除了以拥有这片“传国玉玺”为荣外,还将邀请世界各地的能匠用稀世宝玉雕刻自己的皇帝玉玺。
[img]696276[/img]
清朝时期,清朝乾隆皇帝也刻制了属于本朝的特殊皇帝玉玺。据有关史书记载,清朝乾隆皇帝前,皇帝使用的玉玺数量不固定。乾隆皇帝继位后,他认为如此重要的皇帝玉玺怎么能不定制,这么乱呢!于是下令工匠刻制二十五方皇帝专用玉玺。但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他下令雕刻的25方皇帝玉玺上的印章包括满文和汉文,并为此创作了满文篆书。
[img]696277' />
此外,我们都知道古人非常注重数字,更不用说乾隆皇帝了?他把玉玺的数量定为25,背后的目的是:在清朝以前的王朝中,只有从周平王开始的东周王朝稳步传播了25世。因此,乾隆皇帝也希望清朝能像东周王朝一样传播25世,于是他下令制作25方玉玺,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他用的玉玺不仅仅是一方,而是25方。他为什么用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