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不仅传递了灿烂的文化,还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古建筑。最著名的无疑是明清皇宫北京故宫。还有应县木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等。
也许细心的朋友注意到,中国留下的古建筑无非是皇城和寺庙。那么,作为古代最威严的政府衙门,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呢?都倒塌了吗?
[img]694187' />
宋代以来,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官不修衙,客不修店”。后一句很容易理解。客人来来往往自然不需要帮客栈修理。但是前一句呢?原来是宋朝宋神宗时期,他下了一个圣旨。“除了修建仓库、仓库、商店和课堂屋外,他还停止了宫殿、花园、百司馆和寺庙。”
也就是说,除了仓库和出租的房子,所有其他项目都停止了,以防止当地县长在修建衙门时腐败。那么,如果衙门真的破了,不能用了怎么办?朝廷也说给你70%的钱,剩下的30%要你自己加。
[img]694188' />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当地的富人支付这笔钱呢?这种说法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在古代,富人很精致。如果你让他们建文昌寺和魁星楼,他们会花很多钱给你,而不用收钱。
如果他们被要求修建衙门,他们将确保十人中没有一人同意。后来,宋朝灭亡了,但这条规则代代相传。甚至明清时期也没有修建衙门。怎么了
[img]694189[/img]
明朝成祖朱迪迁都北京,建设了一座大型紫禁城,但明朝甚至没有翻新和重建一个衙门。众所周知,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贪官小沈阳,但你不知道的是,就连他也拒绝重建衙门。
明清时期,官员在一个地方上任,一般只能做4个、五年。翻新衙门又要自己掏腰包了。反正过几年就走了,还是忍着吧。更何况建衙门的目标太明显了。这不是明确告诉御史言官,他们是大贪官吗?
古代一般没有衙门留下来。
宋朝制定了一条规则,一直执行到清朝。贪官和清官都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