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战,又称“武王伐纣”, 是周武王联军和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祁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的决战。那么牧野战的性质是什么呢?
[img]694804[/img]
牧野战的背景
商汤建立商朝,经过600多年的历史,传到第31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经处于危机之中。据《史记·尹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绝建议,言语足以装饰错误,矜持的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都是出身”,但“好酒淫乐,爱女人”。政治上帝辛辛苦苦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爱妃妲己、飞廉、恶来等一群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导致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在东南夷军队使用军队。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百万)夷人”,帝辛也被称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导致商都朝歌(今河南省祁县)空虚,无兵可守。
[img]694805[/img]
牧野战的性质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周”,是周武王联军和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祁县南、卫河以北、新乡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南夷,虽然胜利,但军国主义加剧了社会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战败自焚,商朝灭亡。
本质上是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
[img]694806[/img]
牧野战的结果
《易周书·世俘》记载:牧野战争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商人18万,被俘奴隶33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士兵,还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土地上大肆狩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以武王的名义就被猎杀了1万多头,掠夺了大量的珠宝和财产。
然而,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建立了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并没有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与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合作,发动了“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
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解读武王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