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郑国了解不多。春秋战国时期,它似乎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没有突出的表现。即使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历史书中,它也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存在感不是很强!尽管如此,郑国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舞台上表现出色。即使是配角也绝对是最好的配角之一。让我们来看看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存在。
郑国成立于公元前806年,灭亡于公元前375年。他经历了24位国君,前后经历了432年。他的第一个国君是郑桓公(周宣王封他的弟弟王子友于郑地,建立了郑国,王子友为郑桓公)。最后一个国君是郑康公,最后因为内乱被韩国摧毁。郑国成立前三代国君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被后人称为“郑三公”,其中郑庄公被称为“郑庄小霸”,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主!巅峰时期,郑国曾与周王室交换王子为人质(周郑交质)。他还打败了周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射伤了周王的肩膀(射王的肩膀)。当时连齐国这样的大国都跟着郑庄公东征西讨,郑国震惊了诸侯一段时间!
[img]694422' />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郑庄公死后,郑国内乱迅速减弱,成为诸侯争霸的配角,但仍有几次精彩的出现。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公元前630年,晋文公称霸诸侯时,晋文公带着随从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不但没有礼貌地对待对方,反而催促他们赶紧离开。为了报仇,晋文公决定联合秦国攻打郑国。秦晋联军很快就杀到了郑国都城下。在此生存之际,郑国突然冒出了一支“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的人才烛之武。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穆公,说服了秦军。看到秦国退兵后,晋国也不得不走了,郑国因此得以保全。
[img]694423[/img]
2、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自己被晋国压制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东出称霸的时候了。此外,秦国派往郑国的间谍危言耸听,手里拿着郑国北门的钥匙,于是秦穆公决定派三名将军偷袭郑国。秦军来到滑国时,遇到了郑国的商人弦高。弦高假装是郑国派来的特使,说他知道秦兵要来了,特意送了十二头牛作为礼物劳军;同时,他立即派人回郑国报告秦军的袭击。郑国君郑穆公得到消息后,委婉地将间谍枸杞送出了国外。秦军得知消息已经披露,郑国人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停止了进军。顺便说一句,滑国灭亡后,他开始回国(后来秦军被晋国设伏在“萧之战”中,全军覆灭,秦国三将被俘)。郑国避免了再次被摧毁的危险。
3、晋楚争霸时,郑国成了两国的主战场,一开始郑国附属晋国,后来又附属楚国。附属晋国时,楚国将出兵攻打,附属楚国时,晋国将再次出兵攻打,使两端不是人不说,其国土也被两国轮番蹂躏。可怜的郑穆公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死了。继位的郑襄公制定了“唯强是从、晋、楚”的国策。这时,郑国就像一棵不起眼的墙草,顽强地生活在左右摇摆中。
战国时期,郑国内政极其不稳定,内斗不已(郑哀公和郑哀公连续两位国君被郑国自己人杀害),而旁边的新兴韩国则虎视眈眈,郑国内忧外患。后来在战国第一霸主魏国的支持下,韩国很快就摧毁了内乱爆发的郑国,郑国完全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