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盐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靠海的地方吃海盐,大陆有井盐和矿盐。据说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盐。在周朝,还设立了盐官来管理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养成了依赖盐的习惯。它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几乎与盐同时诞生的是对私人贩盐的压制。从秦朝到汉武帝,中国对私人贩盐的打压已经正式形成。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从禁止私人制盐到禁止运输和销售。
[img]693366' />
在汉武帝的时候,就出台了法令,如果有人擅自铸造制盐铁具,就砍掉左脚,没收犯罪工具。当然,禁止私人贩盐不仅存在于秦汉时期。在唐代,如果你参与贩卖私盐,最轻的是接受脊杖,严重的是流放,甚至直接处死刑。直到清朝,私人贩盐仍然受到严厉打压。那么,这种严厉打压的背后是什么意思呢?
[img]693367' />
1:盐可以带来很多收入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关仲实施了盐铁垄断,国王们开始发现盐带来的巨大好处。盐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只要国家垄断了卖盐,就能从中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实行的是生意,不是直接征税。@ 不会引起老百姓的过度反抗。这也是当时实施盐铁专卖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武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利用它实施了自己的霸权。汉武帝将盐转化为官方销售,从而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没有盐的力量,汉军就无法北上击败匈奴,南下平定百越。有了盐,你就有了收入来支持军队
[img]693368' />
二: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盐的重要性,古代皇帝选择把卖盐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足够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巨大的收入掌握在他人手中,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这一点在唐末非常明显。晚唐时期,各地的节度使分离,中央朝廷往往不能征税。皇帝只能靠国都附近几个州县的税来养活自己,生活非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卖盐的权力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连盐池都归别人所有。唐熙宗时,朝廷中央和节度使为了争夺盐池,禁军和节度使军队战斗。@ 禁军失败,盐池归节度所有。
[img]693369[/img]
当然,晚唐的情况在乱世分裂中基本上很常见。在第五代,为了争夺盐销售带来的好处,各方都尽力支持军队。在国家统一时期,私人盐销售最为常见。虽然这是一个严厉的打击,但它很难被禁止。原因是大多数官方盐的价格都很可怕。
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清朝两江总督陶舒曾提到,当时盐的腐败层层增加。原本毫无价值的盐已经成为人们手中的高价奢侈品。普通人经常需要耗尽家庭财富才能买到盐。甚至有些人几个月都吃不到盐,忘记了盐的味道。
[img]693370[/img]
正是昂贵的官方盐导致了私人盐的泛滥。盐贩卖的好处导致了许多强大的富商。这些人实际上是对皇帝的潜在威胁。唐末的黄巢和元末的张世诚都是私人盐贩子。他们的财政资源为他们提供了叛乱的力量。
为什么古代严厉打击私盐?盐不是生活必需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