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江西南部民生苦难,原有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被许多贪官掠夺剥削,民生越来越困难。明朝中期以来,这里土匪丛生,结营扎寨,给当地人民和政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以前的官员都束手无策。正德11年8月(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将自己推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帮助大明王朝处理这一久患之病。
[img]691688' />
根据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平南赣盗》记载:“正德浑浊,群盗蜂起,江西盗贼有五个:大帽山人赣贼、仙女寨、鸡公岭人华林贼、玛瑙寨、越王岭人靖安贼、王浩八人桃园贼、乐庚二、陈邦四人。当时南赣地区盗贼四起,各立山头各自称王。有时还遥相呼应,攻占府县。一度迫使赣县主簿战死。盗乱严重可见一斑。
[img]691689' />
洪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王守仁参加了礼部会试,中殿试赐二甲第七名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王阳明在武功方面最受称赞的是镇压南赣盗乱,平定宁王叛乱。自明朝中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南赣地区民变屡起,为患了几十年,历任官员都束手无策。正德十一年(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守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时,土匪猖獗的地区不仅在江西省,还在福建、广东等省。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王阳明采取多种手段,查出政府内的奸细,用计策掌握叛匪情报,逐一打破这些自立山头的匪帮。王阳明念和战争残酷,在收复一些营寨后,要求朝廷招募叛徒。到正德十三年底,南赣盗乱基本平定,解决了明朝几十年的心腹之患。
南赣盗乱:民生艰苦,土匪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