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圣诞节。妈祖是沿海地区广东、台湾、浙江、福建的海神。后来,几个沿海地区的华侨漂洋过海,把妈祖圣诞节的习俗带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在妈祖文化中,妈祖诞节的习俗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img]692942[/img]
(1)生日禁止捕鱼。湄岛渔民不敢在3月23日前后几天下海钓鱼或钓鱼。这个习俗是因为妈祖的诞辰,《妈祖的圣录》里说:东海有很多怪物,渔船经常溺水。天后说:“这一定是鬼魂的灾难。”他命令划船,划船,划船到海里。当时风日吉静,看到水族聚会,锦鳞彩甲,跳跃吐水泡。
看到远处的海浪,有一个类似王子外表的神,在天空前鞠躬,突然潮水汹涌,船上的人害怕颤抖。然后他说:“不要害怕。”也就是说,免费的传播,突然水色澄清,大海没有波浪,只是知道是龙王朝。在每天的生日之后,海上的水族人都会在大陆前庆祝。因此,湄岛渔民不敢在海上钓鱼,以表达他们对母亲和祖先的纪念。
(2)一半的红色裤子。湄公岛妇女,主要是中老年妇女,经常穿特殊的外套,上半部分是红色的,下半部分是黑色或蓝色的。据说母亲的祖先最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所以湄公岛妇女被认为是神圣的和模仿的。但母亲的祖先是神可以穿全红色,世界是普通人,只有一段红色。为了表达对母亲祖先的敬意,但也为了确保和平。
(3)帆发髻。湄岛妇女,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发型是帆形的,即在头部的中后部,梳成一个形状像帆形的发髻,高约10厘米,半弧形。梳理方法是:首先将头发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然后将中间部分梳成发髻,然后梳左右太阳穴,然后统一固定成帆状的发髻。有时在发髻上插一根缝针,针上有一条红线,使发型看起来更好。
(4)杯问卜。莆田民间常用一对木制或竹制的半月形法器——杯子,一边平坦,一边隆起,向菩萨问卜。据说这种杯子也来自妈祖。据说有个铸鼎工人来湄岛铸鼎,连续三次难以成功。后来发现有个女生站在旁边看,工人觉得不祥,想把她赶走。
女孩说:“走路没关系,但我想要烧红的铁砂。”工人们同意了她的要求。女孩双手拿起烧红的铁砂回家,安然无恙。据说这个女孩是一个小时的母亲的祖先。后来,母亲的祖先用这对冷却的铁砂杯与天空交谈。后代模仿,成为民间习俗。
[img]692943' />
(五)悬挂菖蒲。端午节期间,莆田人必须在门上挂菖蒲,认为可以避邪,这种民俗也与母祖有关。《妈祖显圣录》载:瘟疫盛行,莆田县官全家病危。官员们告诉县官,湄屿神姑有着广泛的法力.................................................县官喜再生之赐,全家造门拜谢。从此神姑闻名全国,此后民间认为菖蒲是母祖赐予的,可以避邪消灾,相继模仿悬挂,逐渐成为民俗。
(六)香袋避邪。莆田民间,父母经常为孩子到宫殿索取香袋,俗称“香”,供孩子佩戴,以保护人身安全,不怕妖邪。这个香包是布做的,两寸方形,前红色,中绣太极八卦。四角缝隙绣有“湄洲祖庙”四个字,四角边缘尖端扎杂色绒线,背面是草绿色,中间绣着一朵红花,三分之一加了一个红色的窗帘,上面绣着“天上圣母”。
(7)“九重米果”。农历九月初九,莆入必须蒸“九重米果”,即用米浆和料蒸,先蒸第一层,再蒸第二层。连续蒸九次,就成了“九重米果”。民间传说,蒸“九重米果”是因为母亲的祖先在九月初九去世的。
(8)泛茶席。莆田渔船要出海,经常在桅杆上挂一帆草席,以保顺风。后来,由于草席笨重不方便,改为上插“天上圣母”布三角旗,这是古代挂席演变而来的习俗。
(9)“晚上的元宵节”。莆田元宵节最早是第七天晚上,但母祖元宵节是本月的最后一天,即29或30天晚上。为什么?据说在元宵节期间,人们有更多的龙灯游戏。根据莆田元宵节,龙灯必须火化,使其升天,以确保安全。
如果不火化,就会变成“孽龙”,危害生物。但是龙是海中之王。谁能主持这个仪式呢?人们认为妈祖是海神,引领世界各地的龙王。妈祖元宵节定为本月的最后一天,让全县的龙灯集中起来烧掉,避免出现混乱。这就是月底妈妈租元宵节习俗的由来。
[img]692944[/img]
(十)装饰“烛山”。莆人在母祖无宵节那晚,无论大宫小庙,都要装饰“烛山”。所谓“烛山”,就是在天后宫的宫殿广场前,用铁或木头做成高低排架,在一定距离的排架上安装竹尖插蜡烛。这天晚上,信徒们献上了一对龙蜡烛。点燃后,它看起来像一座烛山,象征着母亲祖海的光芒。事后,信徒自己记住了蜡烛的位置。当它被烧到一两英寸时,它被吹回家,继续点燃,以保护一年内的安全。
(十一)龙舟挂彩。莆人经常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这与全国为了纪念屈原而举行的龙舟比赛不同。也就是说,莆田龙舟必须配备“天上圣母”的旗帜,船上必须配备母亲的祖像。这是:龙是水中之王,母亲是海神,带着母亲划龙舟。一是驱邪,二是安全,三镇龙舟,避免事故。
(12)奇怪的祭品。母祖祭品很奇怪。一般来说,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有30盘面粉制成的“水族朝圣”,包括36种鱼、虾、蟹、蛤蜊。
[结论]介绍了这么多地方习俗,我相信你一定学到了很多!如果你有机会,我希望你能更多地了解其他母亲的祖先文化。
母祖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祭祀母祖有哪些奇特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