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年(1755年)4月,清军袭击伊犁,粉碎了准噶尔汗达瓦齐的叛乱,被准噶尔汗拘留在伊犁和卓布拉尼敦、小和卓霍集获救,属于清廷。随后,清廷派兵护送布拉尼敦回到老都叶尔羌,领导老部;把霍集留在伊犁,负责回归事务。那年秋天,惠特汗阿睦尔撒纳开始叛乱清朝,霍集的份额帮助他独自回到新疆。
21年(1756年),清军收复伊犁,霍集占返回叶尔羌,徘徊观望。22年4月(1757年),霍集占自立为巴图尔汗,传唤各城首领,召集兵马,准备与清军作战。阿奇伯木克,库车,拜城,阿克苏三城,如鄂对等人,拒绝从叛,奔赴伊犁报告并请求支持。驻伊犁定边右将军赵惠正与阿睦尔撒纳作战(见清平阿睦尔撒纳之战),派副都统阿敏道率兵弹压。五月,霍集占击败清军,杀死阿敏道。
阿睦尔撒纳叛乱在23年(1758年)正月基本平息,清廷随后转军征求大小和卓。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宣诏回到各个城市,宣布了专攻首逆、招抚大部分的政策。与此同时,任命指挥平定回部作战的将军,以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都统哈宁阿为参赞大臣,副都统顺德纳,爱隆阿为领队大臣。五月,吐鲁番抵达库车,雅尔哈善率满,汉清军万余人,以鄂对等为导向。库车原为鄂对所领,霍集占叛乱后,杀鄂对亲属,派头人阿卜杜克勒木驻守,领兵约1000人。雅尔哈善率军抵库车后,并没有以优势兵力迅速攻下城市,而是采取了围攻战术,虽然打败了守敌几次进攻,但却失去了破城的机会。
[img]691099' />
六月,霍集率领8000名骑兵前来救援库车。领队副大臣爱隆阿拦截,于和托奈歼灭前队3000人。16日,两军再次在库车城外鄂根河畔作战,清军歼敌1600多人,夺其大旗。然而,霍集占最终带领数千名精兵进入库车。清军仍使用围困术,霍集占于24日晚撤出库车,前往阿克苏。八月,库车守敌降。虽然库车下活捉叛首的最佳战斗机已经被雅尔哈善丢失,导致战争升级。阿克苏和乌什都闭门不纳大,小和卓,大和卓至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小和卓至叶尔羌,互相支持。时清军连续三年多在西北作战,师费用高。此外,清军在库车城外两次败敌。乌什、阿克苏、库车、和田都附属于清廷,导致清廷不耐烦,轻视敌人,影响一线教练。八月初,定边将军赵惠奉旨,率800名清军从伊犁到库车,代替雅尔哈善,指挥平回作战。赵辉部进入新疆后,得知库车已经下来,他留下副将富德驻阿克苏为第二梯队,率领4000多名马步兵和卓霍集占领的叶尔羌。十月初三,兆惠所部抵辉齐阿里克,距叶尔羌城40里,隔叶尔羌河扎营。初六,清军与霍集占军接战,三战三捷。兆惠派副都爱隆阿率兵800,防截喀什噶尔援敌。13日,兆惠留下部分兵力守营,率干余骑兵劫城南敌牧群补充供养,攻入叶尔羌城外,方渡河400余骑,桥断。霍集占步骑约1.5万突出围攻。兆惠身先士卒,率军士力战,浮水还营。叛军乘势渡河,包围清军大营。三月之久(见黑水营之战),清军顽强固守。
[img]691100[/img]
24年正月初六(1759年),富德率兵从阿克苏来援,5日4夜转战;兆惠还组织部门努力突破。十四日,两军会合,霍集占叛军逃入叶尔羌城固守。由于连日作战过度疲劳,清军返回阿克苏休息。霍集占领清军退役,乘势占领和田所属两座回城。和田回城6座,回人6万户,粮食丰富。南连卫藏,东达青海,西接布鲁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乾隆皇帝一再催促兆惠,迅速收复和田。四月,兆惠派富德率部夺回和田,大、小、卓一时无计可施,便坚守喀什噶尔和叶尔羌,观望动向,其兵力约10万。清军积极准备进攻。除赵辉、富德原8000清军外,还增调了1万名绿营兵,并配备了足够的攻城兵器。
6月初二,定边右副将军富德率部从和田出发,和田6城伯克带650人回兵攻打叶尔羌;6月11日,定边将军兆惠率部从乌什出发攻打喀什加尔。两支清军密切配合,同时深入,走走停停,以休息马力。大、小、卓于清军到达前,弃城返回巴达克山(今阿富汗),试图等待清军粮全部退役,再返回旧地。6月14日和18日,清军分别进入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富德率部追击叛首。霍斯库岭明瑞部千人与叛军6000人交战3小时,歼灭叛军500人。
[img]691101' />
7月7日,富德在阿尔楚山追赶霍集占,歼灭了1000多名叛军,杀死了他的将军阿布都。7月10日,大、小、卓在巴达克山边境和什珠克岭阻止清军,被清军击败,只有300多人逃入巴达克山。巴达克山汗索勒坦沙在阿尔浑楚岭战斗中捕获了大、小和卓。到目前为止,大、小、卓的动荡已经平息。结束了天山南北地区的分裂局面。
清平天山南路之战:平定大、小、卓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