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掌管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的群雄见此,以讨东为名出兵,推荐袁绍为盟主。曹操虽然出兵,孙坚后来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没有援助,董卓放弃洛阳,带着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内讧,联军分裂,形成群雄分离的局面。
[img]690425' />
经历了黄巾之乱,汉朝威信受挫,需要权力下放,地方军队自组势力,宦官与外戚何进的斗争日益加剧。最后,在永汉元年(189年),汉灵帝死后,外戚宦官再次相争,何进被杀。虽然何进将领袁绍率领部曲入宫杀宦官,但皇帝刘辩和弟弟刘协却被宦官劫持出宫,随后何进召入北京,准备讨伐宦官的董卓首先找到并控制。董卓想废除少帝刘辩,以弟弟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于是用计划壮大自己的力量,铲除反对者,比如诱使丁原部下吕布杀死丁原,夺取他的兵马,逼走反对者袁绍。一切准备就绪后,方便九月甲旭日废少帝为弘农王,推刘协为献帝,到丙子日,更毒杀何太后,成为汉朝的实际控制人,担任相国。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奸淫掠夺,连皇室、公主、宫人都活不下去。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也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英雄们的痛恨。
[img]690426' />
然而,董卓接受了周夏和吴琼的话。为了收纳名望和平息反对,荀爽、陈纪、韩融都不自愿任用党人。他还以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周为豫州刺史,张淼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但这些行为并不能平息各地的怨恨。袁术在京都逃到南阳,因为他害怕董卓,曹操认为董卓会被打败,逃离京都。逃到陈留的曹操,散尽了家财,得到了孝廉卫兹的帮助,组织了大约5000名义军讨伐董卓,终于在189年12月自己起兵。另一方面,桥茂向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县,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举兵,当时韩馥对袁绍有戒心,派人看守袁绍。韩富接到信后,怀疑袁绍还是董卓,但刘子辉反映为什么要帮助袁绍还是董卓,认为先看别人的行动,韩富同意,然后写信给袁绍陈述董卓的恶行,让袁绍举兵
。
在什么背景下发生了董卓的讨伐战?参与的群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