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战后智氏灭亡,韩赵魏三家分晋,超级大国晋国不复存在。
三国中魏国的地理形势最为有利:
魏国主要地盘位于河东(今山西临汾,运城),土地肥沃。
韩国主要地盘位于上党高地,山地较多,耕作困难。
赵国主要位于太原地区,形势最差,要面对北狄等胡人草原游牧民族。
魏国的情况从一开始就比他的两个兄弟要好。
[img]689649[/img]
三兄弟中,魏文侯也是最有才华的:他礼贤下士,招人才,在内政上重用李悝、西门豹等人的改革变法,修建水利,奖励农耕;在军事上,他任命吴起、乐羊为将,攻略中山国,西取秦国西河之地。
当时,秦国的国力最多位于七雄中间。此时,巴蜀还没有掌握在秦国手中。此时,南部的楚国负担不起。西河对秦国至关重要。失去后,魏国想打秦国就打秦国。魏文侯时,魏国东征西征,开拓领土,国力跃居诸侯之首,一举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他手中的利器是威慑诸侯国的伟大士兵。
魏武卒是战国著名将军吴起训练的强大精锐重装步兵。他是当时士兵中的国王。战国时期,铁兵器逐渐得到推广和使用。与青铜兵器相比,铁兵器更锋利、更轻。当时魏国的冶金水平也比较高,这使得单兵重新安装成为可能。
荀子议兵篇说:“魏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舟带剑,赢三天粮,日中而百里。中试复其户,利其田宅。”
也就是说,士兵要穿上三层重甲,能挽十二石弩,手持长戟,腰挂铁剑,每人背50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连续行军100英里的士兵,才能成为士兵(这不是标准的特种部队吗)。当然,待遇也很好,免除了他们的兵役和兵役,他们还给了100亩土地,这让魏武卒无忧无虑。
当时魏武卒的总兵力在5-7万左右,你想想,5-7万的特种兵,统帅又是战无不胜的牛人吴起,试问当时世界上谁能与敌人竞争!没有魏文侯+吴起的黄金组合,其他国家就无法建设出如此精锐的军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武卒横扫列国。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72站大小,全胜64,其余战绩不分胜负。秦国找不到北,尽夺秦国西河之地,建立了河西郡。
不幸的是,魏武卒的单兵成本太高,训练和维护成本也很高。短期内很难获得相同的兵源补充。另一方面,魏文侯去世后,吴起有很强的权利感。当时,相国的叔叔们害怕吴起,所以他们设计了吴起和魏武侯之间的关系。吴起觉得在魏国没用,所以他抛弃了魏奔楚。
[img]689650' />
随着魏文侯和吴起的离去,魏国的国力明显减弱,魏武卒的雄风不在。在庞涓桂陵和马陵之战后,他们失去了大量的活力。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崛起,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迫使魏国将首都从安邑迁至大梁。随着魏国国力的衰落,魏武卒也保持沉默。
魏武卒有多厉害?秦国挥之不去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