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菲默也抱着幻想,认为普军也伤亡惨重。如果双方都死了,他手里会有3万人杀死普鲁士1万人。然而,俄罗斯军队在夜间的撤退增加了逃兵数量。最后,如果统计伤亡和失踪数字,俄罗斯军队的损失约为2100人(8000人死亡)。菲默只剩下两万兵力,不敢指望打败普军,于是第二天就转向后方。虽然普鲁士赢了战斗,但伤亡惨重;普鲁士为11000人(4000人死亡)付出了代价,这在过去普鲁士的胜利中是一个罕见而可怕的损失,仅次于科林战役,科林战役被道恩打败。明显的原因是,六个多小时的激烈肉搏战大大提高了士兵的伤亡率。
[img]689736[/img]
「与其打败俄国人,不如直接杀死俄国人。」菲特烈在这场战役后曾这么说过,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对俄军不畏牺牲精神、勇敢顽强的赞美。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普鲁士的塞德利兹骑兵,他们首先打败了缺乏秩序和质量优势的俄罗斯骑兵;然后俄罗斯军队背后的突袭成功地破坏了俄罗斯军队的平衡,导致了大量决定性的崩溃。事实上,左恩多夫也是普鲁士流侧袭机动作战的标准展示,但俄罗斯军队的勇敢和顽强给人的印象是,双方似乎只是面对面的肉搏战。
曹恩道夫战役对双方造成的重大伤亡,似乎是东欧和西欧不同战争哲学思想的决斗。当时,欧洲对战争的主流看法是希望尽可能减少伤亡,以撤退和击败对方为前提,作为外交谈判的筹码,很少进行追击战或歼灭战;然而,俄罗斯军队使用大量步兵进行密集的刺刀肉搏战和普鲁士军的歼灭决战主义,这似乎显示了欧洲战术思想在七年战争时代的转型和过渡发展。
严格来说,菲特烈的指挥符合水平,俄罗斯菲默也做出了优秀的判断和指挥(与过去几位俄罗斯将军相比,他们会让部队在行军中自动解体消失...);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有效地发挥俄罗斯士兵的优势,尽管俄罗斯士兵顽强而坚持。对于任何与俄罗斯军队作战的对手来说,最应该避免的情况是与俄罗斯短兵相接───混战是他们最好的。拿破仑几乎一甲子后,凭借俄罗斯风格的刺刀肉搏战和优秀的战略行军,成为横扫欧洲的国王。
[img]689737[/img]
相对而言,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太多的士兵,给普鲁士造成了一个难以弥补的大洞。虽然菲特烈赢得了曹恩道夫,使俄罗斯军队不得不撤退,远离东普鲁士,但战略上与奥地利军队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经过半年的休养,道恩元帅带领8万名新建奥地利军卷土重来,以势不可挡的态度进攻萨克森,迫使西利西亚───在曹恩道夫战役中大失血的普军,现在要在伤口还没愈合的尴尬状态下迎战奥军。接下来是霍克齐战役,对普军来说更残酷。
曹恩道夫战役的战争影响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