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莫斯科保卫战简介 莫斯科保卫战的背景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莫斯科战役又称莫斯科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系列重要战略战争的总称。

[img]687822[/img]

战争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防御战包括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至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至1942年4月20日),由苏军粉碎进攻莫斯科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突击集团实施。这场战斗以苏联红军的胜利告终。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取得胜利,宣布希特勒“闪电战无敌”神话的破灭。

德军方面

纳粹德国及其盟友于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令苏联和苏联红军领导人大吃一惊。德军迅速以闪电战术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子的形式推进,首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联红军。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而南方集团军群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群则向莫斯科推进。苏联红军的防线很快崩溃,死伤枕借。

1941年8月初,德军占领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进攻,直到9月中旬,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随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抵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队攻击乌克兰首都基辅。

[img]687823' />

1941年9月,德军攻占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和乌克兰基辅后,集中力量攻击苏联首都莫斯科。

@ 将北方和南方集团军队的部分部队集中在中央集团军队。(北方集团军队在列宁格勒的进攻受到遏制,无法突破苏联军队在列宁格勒附近的防御,因此集团军队的大部分装甲师和摩托车化学家被转移到莫斯科。)

“台风”作战计划主要由德军最高指挥官和包克中央集团军团协商制定,希特勒批准。德国情报机关对莫斯科正前部署的苏联红军部队的判断非常准确,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它认为,苏联红军的战斗序列是:铁木辛哥西方方面军的七支集团军部署在前面,叶廖缅科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两支集团军部署在南方。对后方苏联红军部队的情况一无所知。西方军队的兵力估计是70到100个师,结果证明与实际兵力几乎相同。从空中很容易找到首都莫斯科方向上匆忙建立的防线。

博克的任务是在攻击莫斯科之前消灭面对面的苏联军队。德国军事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为基准线,中央部队被钳形包围,两军将在苏联红军后方约80英里的维亚兹马会合。

苏军方面

自7月以来,苏联政府征用农民工在莫斯科以西两条防线上如火如荼地建造工事。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民工是妇女。前一道防线叫维亚兹马防线。它的最北端在奥斯塔什科夫以东约30英里处,离瓦尔代山不远,中间穿过维亚兹马以西,最南端穿过基洛夫以南,全长200多英里。后一道防线叫莫日艾斯克防线,在莫斯科以西约80英里,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到提赫文,长约160英里。@ 莫斯科以西有四条弧形防线。

与此同时,苏联从中亚和远东派遣军队保卫莫斯科。(由于确切的信息知道,日本在远东的主要对手是美国而不是苏联,朱可夫元帅从远东派遣了大量军队来巩固首都莫斯科的防御)

[img]687824[/img]

此外,苏联还使用坦克伏击战,这是卡图科夫首次提出的,主要在姆岑斯克附近进行。实时证明坦克伏击战非常有用。卡图科夫赢得了巩固图拉防线的时间,削弱了古德里安对莫斯科南部的进攻。


莫斯科保卫战简介 莫斯科保卫战的背景莫斯科保卫战简介 莫斯科保卫战的背景

,,,,,,,,,

  • 为什么希特勒喜欢口头命令:不擅长拼写总错误
  • 历史学家说,这可能是希特勒喜欢口授命令的秘密,他不擅长拼写。 原题:《明信片揭希特勒喜欢口授命令的原因:不擅长拼写》 据...

  • 令人震惊的是,希特勒决定为一个女孩屠杀犹太人
  • 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600万犹太人进行了种族清洁;然而,希特勒年轻时对一位美丽而富有的奥地利犹太美女的关系鲜为人...

  • 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女间谍?希特勒甚至奖励了100万缉拿?
  • 维什林顿不久前去世,享年94岁。她的讣告用一行简短的话讲述了她传奇的间谍故事——她曾指挥抵抗组织杀死1000多名德国士兵,接...

  • 希特勒的后代 希特勒有后代吗?介绍希特勒的后代?
  • 希特勒的后代: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的元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种族灭绝计划的发起者。1945年4月30日,苏...

  • 走出帝制:皇帝走了 为什么将军们留下来?
  • 1918年11月9日,星期六,天气晴朗。柏林市民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祖国”(Vaterland)——由伟大的威廉一...

  • 德国总参谋部创始人:沙恩霍斯特的传奇故事
  • 东方士兵圣人是中国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直是东西方军事家的绝世经典。在西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具有相似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