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或哈拉哈河战役,又称诺门坎事件,是日本和苏联在远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发生的战役。战争发生在1939年满洲和蒙古边境的诺门罕。
[img]687730' />
日本和苏联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国”(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联和蒙古联军),但日本和苏联并没有正式宣战。战争以日本关东军失败告终。直到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和平。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攻击伪满洲国的8月风暴。
诺门罕战役最终导致了战役,因为日本侵略者和外蒙古军队是诺门罕以西,直到哈拉哈河三角形地区的所有权。战斗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失败告终。
[img]687731' />
诺门罕战役彻底失去了东北关东军向西入侵的尝试,进而促使日军放弃“北进政策”,选择“南进政策”,攻击太平洋岛屿,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彻底崩溃。日本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这是蒙古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蒙古纪念战争爆发70周年。综上所述,苏军人数的损失与日军相当,损失装备远高于日军。
由于地缘政治冲突,日本和俄罗斯在近代多次发动战争。1904年,两国在中国东北爆发了全面的日俄战争。因此,日本战胜了中国东北,落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俄罗斯还被迫将库页岛南部与日本割让。
1921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918事件,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成立了听从日本命令的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毗邻蒙古国,日本和苏联驻军。双方在许多地区都存在边境纠纷。
自1935年以来,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部队和兴安骑兵部队以历史上留下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挑衅中蒙边境地区,以测试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
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
[img]687732[/img]
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支队1500人乘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阿达格多兰,被苏蒙军队击败。同年3月12日,苏蒙签署了互助协议,不断加强边防。
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进入海拉尔。同年10月,苏蒙远东军第57特种部队进入蒙古驻军,双方就停战达成协议。
诺门罕战役简介 诺门罕战役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