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在伦敦得知非洲战局陷入僵局后,下令驻扎在非洲的英军在昔兰尼加展开攻势。他还想象了一个大胆而典型的“丘吉尔式”计划,为4月20日的战斗奠定了基本框架。在此期间,丘吉尔建议让一艘正准备绕道“好望角”前往苏伊士运河的供应船改变路线,从直布罗陀海峡穿过地中海德国交叉火力网,直接前往亚历山港。他天真地认为,这样可以缩短40天的航程,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众所周知,自1月初以来,英国船队一直不敢穿越地中海向北非运送。德国空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
[img]687976[/img]
丘吉尔
虽然丘吉尔知道隆美尔已经获得了德国坦克师的完整增援,但他仍然认为有必要冒一些风险。如果韦维尔能够提前获得295辆坦克,它可能会阻止德国的行动,更被动的战斗情况可能会迅速逆转。
事实上,在代号为“猛虎船队”的运输过程中,英军只损失了一艘货船。5月1日,船队终于将238辆坦克送往亚历山大港。丘吉尔在给韦维尔的电报中说:“看,现在是救援的时候了。但韦维尔一点也不乐观。运来的坦克真的摇摇头。这些坦克的制动箱被压碎,履带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发动机没有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在沙漠战争中非常重要。韦维尔不得不遗憾地给丘吉尔回电,绝对不可能在6月中旬之前采取行动。
[img]687977' />
丘吉尔收到电报后非常失望。然而,5月15日,韦维尔仍发起了代号“简明行动”的作战计划,而不使用新坦克。这是一场旨在为下一次大规模攻势夺取攻击阵地的小战役。在W.H.E.在高特准将的指挥下,英军越过埃及-利比亚边境,排出三支进攻纵队,展开进攻。英军行军迅速,迅速征服了卡普措和哈尔法亚的关口。哈尔法亚的通道不仅是通往利比亚高原的唯一通道,而且还控制着通往塞卢姆和以西的沿海道路。这个据点的获得对英军来说是个好消息。此后,军队继续向西迪西则兹推进。
隆美尔并没有表现出软弱。5月16日凌晨前几个小时,他发动了一场反击战,再次夺回了英军夺取的关口。结果,韦维尔的“简明行动”一无所获,英军失去了大量军队。
[img]687978[/img]
丘吉尔意识到隆美尔不能继续巩固他的防守位置,所以他不断敦促韦维尔立即进行大规模进攻,这让韦维尔感到不安。他最近面临的问题不止一个。四月底,英军在希腊被赶出,这些军队都驻扎在克里特岛,现在正受到德军的威胁。@ 韦维尔也卷入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之间的冲突,这些国家的傀儡政府正在积极规划反英活动。现在韦维尔真的很着急,不知所措。
6月15日凌晨2时30分,在丘吉尔的反复催促下,韦维尔勉强发动了以“战斧行动”为代号对昔兰尼加的进攻。这个计划和“简明行动”差不多,只是规模比较大。
[img]687979' />
北非战场
6月15日上午6点左右,驻扎在哈尔法亚山口的德国炮兵首先听到了英国坦克马达的轰鸣声。这些防御者被英国军队视为“七天士兵”。他们只能补充一周的弹药、食物和淡水。他们必须战斗到最后一枚炮弹和最后一滴水。营长是50岁的维尔赫姆·巴赫上尉。战前,他是福音派新教会的牧师,一直过着普通市民的生活。在这场战斗中,他忠诚的下属称他为“哈尔法亚牧师”。
与[简明行动]相比,英军的[战斧行动]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