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对后金的战斗屡遭失败,士兵们的战斗精神下降。虽然许多英雄死在战场上,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也出现了大量的逃跑将军。吴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逃跑不仅使明朝遭受了惨败,而且还将历史上被责骂最多的叛徒推到了前台。
[img]687416' />
吴家本来是几代人做生意的,但是吴襄长得又大又圆,孔武有力。他不喜欢读书,但他喜欢跳剑,还考了武进士。当时辽东情况危急,吴襄的父亲又去世了,全家都由他决定。他分散了财产,组织了乡勇。
后来,明朝朝廷赞扬了他,让他逐渐晋升。不久,辽东总兵因勇敢作战、屡立战功而晋升。
[img]687417' />
当时,吴翔属于祖大寿的旗帜。祖大寿执行孙承宗的政策,准备一步一步地组织人们在大凌河建城。然而,在城市建成之前,皇太极带领八旗军进行了干扰。祖大寿兵很少,不敢野战,所以他们不得不带领军队躲在尚未完成的大凌河城。
与当时明朝和后金军的实力相比,他们肯定会放弃大凌河的守军。然而,祖大寿的地位非常特殊,明朝法院不得不拯救它。前三名士兵很少,但被皇太极的围攻战略击败。
在这三次救援中,吴襄参加了最后两次,但金军强大的作战能力确实让他感到绝望。
[img]687418[/img]
为了做出最后的努力,明朝派出了4万人帮助张春。为了遏制八旗军的猛烈冲击,这支军队专门配备了装有强大火炮的战车。吴翔也随军出征,带领部队营救老板。
然而,当战争开始时,令人惊讶的是,装备占主导地位的明军在前几场小型接触战中只取得了一点胜利。在决定性的战场上,他们发现八旗军也配备了红夷大炮,熟悉的炮孔,实际上对准了明军。
事实上,当时清军的火炮数量远远少于明军,但由于情报上的不平等,敌人的火炮一打开,他们就惊慌失措。张春第一次带领军队作战,他试图稳定阵地,命令人们向对方发动火灾攻击。
[img]687419' />
然而,就在后金军被火围困的时候,辽东总兵吴襄竟然带头逃跑。他带领的部队看到教练撤退,立刻转身跑了。
这立刻在战场上引起了更大的骚乱。在明军中,由于各种矛盾,士气已经低落,士兵们不愿意努力工作。看到其他人大规模逃跑,所有明军都不喜欢战斗。最后,就连军官张春也卷入了崩溃的洪流。皇太极提前设下的伏击给了明军一场全军毁灭的失败。吴翔、宋伟等人带着几十人逃跑,4万军队灰飞烟灭。
在这场战斗中,明朝失去了所有的精力,关宁的铁骑也不复存在。后来,孙承宗因雇佣不当而被解雇,吴翔带头逃跑,被捕下狱。也许没有人可用。明廷甚至将吴翔的儿子吴三桂提升为总兵,取代了父亲的职位。
[img]687420[/img]
既然儿子被任命为统一将军,吴襄就可以避免死亡。不仅如此,当李自成一路来到首都时,崇祯不得不让他监督首都营地。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吴襄被俘。
至于这段历史,由于历史悠久,清廷后来故意混淆,现在已经复杂了。最可接受的说法是,吴三桂计划投降李自成,并拥有新主人登基。当他听说吴翔被抓住时,他并不在乎,认为他迟早会被释放。但当他听说他的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占据时,他很生气,把山海关献给了山海关,成为历史上骂名最多的叛徒。
吴三桂的举动,不仅让自己背负着被打败的骂名,也让吴家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李自成在“一片石战役”中被山海关守军和清军击败后,逃回首都。
[img]687421' />
在逃跑的路上,李自成将吴翔挂在永平市西范家庄,并将他的首要任务挂在竹竿上。回到首都后,愤怒的李自成上下摧毁了吴家的38人。只有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逃走了。
明朝最坑的一对父子 父亲阵前逃跑,使明朝大败 儿子的献关直接摧毁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