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年,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朝上坐着一个大皇帝,下面站着一个二皇帝。坐在上面的大皇帝当然指的是乾隆,二皇帝说的是乾隆的宠臣和沈阳。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晚年八十多岁。他仍然日夜为国事工作。他坚持每天上朝理政。然而,乾隆眼花缭乱,耳朵不是很聪明。他看不到奏折,也听不到大臣们在说什么。他怎么能理政呢?别担心,乾隆有自己的办法。
[img]687232' />
他的方法是利用两位皇帝和沈阳来控制政府。老乾隆说话不清,连自己的儿子嘉庆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有沈阳能理解满朝的文武。小沈阳自然成了乾隆的麦克风,每天给大臣们发号施令。有时候他可以以乾隆的名义训斥嘉庆,就像两个皇帝的风格。准皇储嘉庆讨厌小沈阳讨厌的牙根痒痒的,但是老父亲还在,他只能忍气吞声。
[img]687233[/img]
慢慢地,小沈阳变得越来越骄傲。只要乾隆还在位,就没有人能打动他。乾隆对小沈阳的宠爱已经到了不可复加的地步。十年来,小沈阳从一个卑微的官员晋升为领班军机大臣、一等公爵,和他形成了孩子的亲家。恐怕整个清朝很少有大臣能做到这一点。原因自然是各方面的,但重要的是小沈阳足够聪明,善于揣摩,能够满足乾隆的巨额开支。
[img]687234' />
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在他执政期间,他六次来到江南,花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当他最后一次来到江南时,满朝文武都说他没有钱,只有和珅说他有钱。乾隆自然很高兴,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它还来自和珅首创的议罪银制度,即官员犯罪,可以支付抵消犯罪的费用。这样,官场只能变得越来越腐败。但乾隆不在乎,只要他有钱花,和珅也不在乎,只要乾隆快乐。
[img]687235' />
大臣们每天都高喊皇帝万岁,但乾隆不可能真的万岁,说和沈阳的好日子总会结束。只是小沈阳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乾隆五十八年,和珅刚满四十五岁,正是有所作为的年纪,但有一天,乾隆早朝,在文武百官面前,展示了他的书法。乾隆写了一个大禅。当大臣们看到它时,他们溜须拍马,说皇帝的好话。他们认为乾隆晚年相信佛教,禅宗在佛教语言中表达冥想是一种修行方式。大臣们接着说,皇帝致力于佛教,将能够长寿。
[img]687236' />
乾隆心想,这些平庸的部长说他们去了哪里,忍不住笑了。当大臣们看到皇帝笑的时候,他们也笑了。朝廷只有一个大臣没有笑。他是和珅。这时,和珅的脸像灰烬一样。他知道乾隆的禅宗绝不是蝉,而是禅宗。这意味着乾隆即将履行他继位之初的誓言,在位60年后,他将成为禅宗。这吓坏了小沈阳。他知道,如果嘉庆继位,他永远不会有好的结局。然而,他无法控制王位的传承,小沈阳只能听天由命。
乾隆写了一个字,文武百官不知道,小沈阳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