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派出550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即将到来。苏德战争是钢铁洪流的决战,是世界顶级工业大国之间的决战。战争是工业和国力。战争初期,德国打苏联没有反击,苏联失去了一半。那么德国为什么能打苏联呢?原因是德国的实力彻底粉碎了苏联。
[img]683866' />
从领土上看,苏德战争前,德国控制了大部分欧洲,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此外,在维希法国、意大利、芬兰、瑞典、瑞士、土耳其、阿根廷等地,德国势力范围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苏联面积约2200万平方公里,是德国实际控制区的四倍,相当于德国势力的范围。然而,苏联大多是荒芜的森林和荒地,所有条件都不如富裕的德国占领区。当时,西伯利亚的价值可能不如法国的一半大。
[img]683867' />
人口方面,德国本土有8000万,占地面积至少2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德国能够进攻苏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征用新占领区的人力资源。当时苏联人口约1.8亿,略低于德国控制区。然而,由于德国未能消化新的占领区,德国庞大的占领区人口未能完全转化为人力资源,德国士兵仍然主要依靠当地。但即便如此,德国还是和仆从军、伪军一起拼凑了2000万人,并不比苏联兵员少。只有德国三线作战,这种人力资源并没有全部用在苏联身上,导致苏联人力资源似乎压倒了德国。
[img]683868[/img]
德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明显高于苏联,工业生产明显强于苏联。在德国的巅峰时期,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0%以上,经济总量至少是苏联的1.5倍。毕竟,欧洲经济比战前苏联发达得多。德国的指标也明显高于苏联。以钢铁为例,德国的钢铁产量为3200万吨,而苏联只有1800多万吨,两国差距明显。
[img]683869[/img]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苏联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方面。德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技术、工业化、教育等方面,可以说各有优势。这种资源差异导致两国走了不同的路线,德国走了精兵路线,苏联走了人海路线。结果,德国的虎式遇到了苏联的T34坦克海。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苏联的胜利离不开英国和美国的支持。英国和美国给了苏联惊人的援助。T34高钢产量由美国直接焊接;苏联有很多飞机,美国给了制造飞机的铝;96%的飞机燃烧的航空汽油是由美国提供的,制造飞机和坦克的机床和技术工人是由美国提供的。由于粮食生产区在德国人手中,苏联人的大部分食物也由美国人提供。用赫鲁晓夫的话说,没有美国援助的食物,我们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了。由此可见,苏德战争前,德国完全强于苏联,苏联被德国吊打并非偶然。
德国为什么能在苏德战争早期打败苏联? 原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