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的后宫可谓三千美女,美女成群。皇帝可以随时随地宠坏任何人,但作为一个女人,每个月总有几天是不方便的,宫里的妃子也不例外。这些天,妃子不能为皇帝服务。虽然古人似乎不懂那么多,但当时看到血却是不吉利的迹象。如果皇帝看到了,搅动了皇帝的雅兴,引起了龙燕的愤怒。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无法保护自己的生命。那宫中的妃子在月事期间,是如何巧妙地避开皇帝的临幸的呢?
[img]684019' />
对于拒绝皇帝,我们不能说清楚。毕竟,我们是一个国家的国王。我们总是要给别人一个台阶。古人想出了很多处理这件事的对策。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值得钦佩。
第一种方法是躲天过海,找人代替。我们都知道后宫里有无数的女人,只要你不是特别受宠的妃子,早期就没有人管理这些女人。皇帝通常不记得你的了。当妃子不方便睡觉时,他会让他的亲密宫女精心打扮,而不是为睡觉服务。这种情况出现在许多朝代,但仍然相对较少。这种做法的风险很大。毕竟,宫女和妃子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一旦皇帝没有得到很好的伺候或者被发现掉包计,那就是欺君无上的大罪,只能是死路一条,说这种方法是最愚蠢的。
[img]684020' />
第二种方法是各种明示暗示。通常妃子在自己身上做标记来区分,暗示皇帝她不能。据记载,在汉代,如果妃子来月事,她会用胭脂水粉在脸上画一点红色,说她不能睡觉。当皇帝或太监看到它时,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让她睡觉。唐朝的习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生理期”的妃子会在手上戴金戒指;一些朝代要求妇女穿红色衣服。而有的则会在宿舍门口挂上红灯,以此委婉地表达,这些都是比较文艺的方法。在其他朝代,他们不得不“大动干戈”,给皇帝写密奏来告诉他们。为了睡觉,写一个奏章真的有点小题大做。
[img]684021[/img]
封建社会中期,后宫妃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清宫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妃嫔和宫女。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皇帝选择侍妃的方式就是翻牌子,翻到谁就侍妃。而且如果妃子来例假不方便为皇帝服务,就会提前报敬事房,管理的太监也会撤回妃子的牌子,自然皇帝也不会翻到他们的牌子。这种方法更有效,也不尴尬。一般来说,内务太监会处理好这种事情。一旦睡觉时发生“意外”,估计这些公公会搬家。
[img]684022[/img]
综上所述,这是古人想出的方法。你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吗?
宫中的妃子在月事期间 如何巧妙地避免皇帝的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