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奉还(たいせいほうかん),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在庆应三年(1867年)10月将政权归还天皇,标志着德川幕府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img]680974[/img]
伟大的政治奉献也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和现代日本的开始。江户时代是了解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时代。
背景
幕府在第二次征长战争后,已经失去了统治日本的能力。因此,大多数维新派人士认为日本的政治结构应该重建,否则日本将成为一个分裂的国家。土佐藩的维新志士坂本龙马大力倡导“大政奉还论”。大政奉还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幕府将政权归还朝廷,建立上下两个议会,“立宪法”等。山内丰信,土佐藩的前藩主,认为新立法机关的首长应该还是将军,于是他给幕府写了一封《大政奉还论建白书》。德川庆喜收到《大政奉还论建白书》后,答应了大政奉还的要求,幕府可以通过大政奉还重新掌握统治日本的权力。1867年11月10日,明治天皇答应收回德川庆喜交出的政权。
[img]680975[/img]
大政奉还后,朝廷命令各藩主立即前往京都讨论国策,但只有少数藩主上京,其他绝大多数藩主不动。他们不知道大政奉还是什么,以免得罪幕府。若再这样下去,朝廷只能要求幕府暂时继续掌管政权,朝廷收回政权,却不能命令全国各藩主。萨摩藩和长州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武力推翻幕府政权,新政府才能顺利成立。
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了大政奉? 大政奉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