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时,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打算突破这两个重镇,直接前往长安!洛阳后来做出了贡献,但天险潼关却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坚守,使安史叛军长期无法进攻,甚至迫使敌人有撤退的打算。然而,当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时,唐玄宗听了诽谤,斩首了高仙芝和封长清,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安禄山叛军征服的长安占领了唐朝的首都。值得注意的是,安禄山攻克长安后,并没有斩草除根地追杀皇帝李隆基。所以,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的叛军拿下长安后,为什么不去追唐玄宗呢?
[img]679044' />
一
@ 对于安禄山等叛军,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的主要原因是此时的叛军已经结束了。据《唐代军事史》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代的军队数量约为57万。其中,安禄山领导的三镇兵力约18万人。尽管18万人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但与唐朝的整个兵力相比,还是不到一半。同时,对于安禄山来说,从河北到关中地区,需要一路征服多个重镇。战线越长,兵力相对分散。如果是唐玄宗的错误判断和命令,安禄山很可能连长安城都拿不下来,更别说追唐玄宗了。
[img]679045[/img]
二
以安禄山叛军强弩之末为例,在攻克长安时,叛军多次率军攻打扶风郡(后来凤翔)。陈仓县令薛景仙当时率军守卫,多次击退叛军。叛军无法征服离长安城不远的扶风郡。在此基础上,史料记载: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贡献蜀灵武者,从襄阳取上津路抵风,道路无阻,薛景仙之功。因此,安禄山的叛军只是侥幸征服了长安城,在赢得长安后,叛军没有多少实力来扩大领土。
[img]679046[/img]
三
由于身体肥胖,安禄山长疮疖,起兵叛乱后视力逐渐模糊,后期完全失明。公元757年正月,病重的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将军史思明在太原被李光璧打败。在此基础上,安史之乱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转向唐军。与此同时,唐代名将郭子仪正在规划和展开攻击河东的计划。因此,虽然它已经占领了长安城,但它自己的内乱,加上郭子怡、李光碧等人的进攻,叛军已经被敌人背叛了。此时,我们必须把主力放在巩固后面,而不是攻击唐玄宗李隆基。
[img]679047' />
四
@ 唐朝王子李恒在安禄山攻克长安后,于公元756年农历7月13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登基。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为唐肃宗。此时,即使安禄山的叛军成功追击唐玄宗,也无法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唐肃宗李亨已在其他地方登基称帝,并得到郭子仪、李光璧等将领的支持。@ 叛军最大的对手已经成为唐肃宗李亨。值得注意的是,唐肃宗李亨此时手握兵强马壮的朔方军,而已是强弩之末的叛军,显然不是朔方军的对手。一般来说,由于上述原因,安禄山的叛军虽然征服了都城长安,但并没有乘胜追击唐玄宗。
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