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首先来自郑信在佛教问题上的失误。暹罗是一个佛教国家,全国大多数人都相信佛教。郑信本人也是佛教徒,他在位初期为暹罗佛教的重兴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后期,郑信犯了致命的错误,以严格控制佛教势力,建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是对北方僧侣的整顿。方长老的政权被消灭后,郑信对方长老领导下的众僧进行了大清洗。郑信的性格变得极其暴躁,偏信多疑,下属常常得罪,被乱加酷刑。此外,他还鼓励人们互相告密,抓住许多被告的中上层人士,不加区分,使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另一场危机来自政治制度上的错误。郑欣几乎完全复制了阿玉陀耶王朝(大城市王朝)的一套政治制度,特别是萨克迪纳制度,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的生产力,加速了政权的腐败。为了争夺地区霸权,郑信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不仅使人民得不到休息,动摇了国家,而且不得不越来越依赖军事贵族,鼓励了以通德(“穆”死后继承“昭披耶但克里”)为首的军事贵族势力的扩张,削弱了中央集权。
1780年,柬埔寨发生内乱,郑新支持的柬埔寨国王安农被杀。安南国王阮福英趁机介入,将柬埔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782年,郑新动员了20万军队,在昭披耶但克里(通銮)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前往讨伐。军队到达前线时,后面发生了骚乱和叛变。
[img]677270[/img]
昭披耶但克里在柬埔寨洛韦与安南军对峙,很快就收到了郑信被推翻的政变的消息。他赶紧命令守护哈拉的侄子披耶素里阿带兵前往吞武里控制局势,同时囚禁随军主管后勤的王子昭水,并迅速与安南指挥官阮友瑞达成停战协议,返回吞武里。4月6日,昭披耶但克里回到首都,披耶素里阿先到达,打败了侄子格龙坤阿奴拉颂堪;抓住披耶的聊天,强迫郑信回归庸俗,关闭。7日,郑信因暴乱罪被处决,昭披耶却克里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王位,史称“拉玛一世”。“拉玛一世”将首都从吞武里迁至曼谷对岸,建立了曼谷王朝(即克里王朝)。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拉玛一世遣使入贡清朝,他在文件中自称是郑昭之子“郑华”。
虽然吞武里王朝灭亡,郑信在位15年犯了一些错误,但他带领人民驱逐缅甸侵略者,但他光复统一祖国的辉煌成就始终被泰国人民铭记。现在,泰国保留了许多郑信战斗和生活的历史胜利,以及泰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为纪念他而建造的寺庙。
[img]677271[/img]
1950年,泰国政府拨款在吞武里修建郑王纪念碑。1954年4月17日,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亲自主持剪彩仪式。郑王军装跃马的合金雕像矗立在纪念碑上。碑正面刻着“这座碑是为了纪念郑王大帝,增进他的荣誉而建的。他是泰国的好男儿。1955年,泰国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这一天,泰国政府的代表和各族人民来到纪念碑前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缅怀郑王的伟大成就。1982年,泰国最长的公路桥跨越湄南河建成,被命名为“达信大帝桥”...
在郑信的祖籍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华富里村,有各种各样的郑信传说。人们在他的祖坟旁边为他建造了一座“郑王衣墓”。这座衣墓现在已经修好了。作为中泰两国人民长期亲密关系的象征,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吞武里王朝是如何灭亡的?郑信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