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位被允许进入中国的西方摄影师。后来,他被周恩来总理多次邀请到中国。半个多世纪前,马克·吕布从印度来到广州,然后一路北上,第一次记录了中国的风景,包括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和长江大桥的建设。法国著名摄影师拍摄的许多黑白照片已成为中国历史档案。马克·吕布于1957年发表了他在中国报道的第一张照片,从那时起,马克·吕布已经到中国20多次了。
他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声称在北京王府井街徘徊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多。"他总是精力充沛,几乎每年都在路上。即使他快90岁了,他也可以在广州街头大步追着美女拍照。在他的中国学生印象中,马克·吕布从不坐电梯,总是坚持爬楼梯锻炼。2012年,《马克·吕布:东方印象》是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首次正式引入中国大陆出版,限制印刷5000套。这本书的大部分图片都是在中国首次公开亮相,这是20世纪50年代东方世界缺乏图像的珍贵记忆。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在世界各地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微妙的生活细节反映了一些重大而深远的内容。他不仅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还用彩色材料拍摄,他的彩色作品不仅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腻。
中文
《日本妇女》、《加纳》、北越:面孔:、《中国印象》、“火车和车站”等 。
吕布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是Eiffel Tower
Painter,巴黎拍摄于1953年。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正在粉刷建筑物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一个栖息在塔间的舞者,巴黎城在照片背景中若隐若现。单独的人物经常出现在吕布的照片中。在安卡拉,中心的人物剪影衬托出工业背景;在法国,一个人躺在地上。垂直构图强调风景、树木、天空、水和草。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人物展开。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 第一次回顾50年创作经典
本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选取了165部。这些照片跨越地球的一半以上,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体现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直觉和诗意。许多经典时刻已经成为20世纪的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画家;拿着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以及被窗户隔开的北京玻璃工厂街。此外,还包含了许多罕见的珍贵图像。
马克·吕布和中国有什么关系?他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