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东晋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四大家族介绍

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发展于西晋。到了东晋,它的力量达到了顶峰,到了南朝,门阀制度逐渐下降。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门阀制度完全崩溃。

曹魏西晋时期,王谢袁萧四大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于其他士族,有的甚至还没有进入士族行列。但由于王、谢官位的上升,才被列为门阀;晋明帝的世子妃于文君因晋成帝只有四岁临朝听政,于氏家族开始以外戚身份崛起。之后于家没落,让出的空位,经过几次权力斗争,最后的赢家桓温,获得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东晋进入桓氏时代,由于梁末侯景之乱,南朝士族受到沉重打击,门阀士族自身腐朽,四大家族和其他士族逐渐衰落和衰落。

[img]676278[/img]

王家

琅琊王氏是王姓的郡望之一。他的祖先是周桓王的儿子王子成父,原本是姬姓,后来因驱逐赤狄有功而被赋予王姓。在战国时期,王姓出了一位将军,那就是继续白起之后的秦国名将王坚,秦始皇扫六合定中原,王坚祖宗三代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王坚的曾孙王元搬到了山东琅琊(今山东胶南市琅琊台西北)。到了西汉,琅琊王氏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王吉,官至博士嘱大夫,后世代为官,有累世之美(汉书),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例。琅琊王氏的后代都是在汉劝医生吉之后为荣耀。

但说到琅琊王氏最辉煌的时期,是在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朝时。马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王是琅琊王氏家族中最显赫的人物王导。司马瑞最初被授予琅琊王,得到了王氏家族的全力支持。晋末丧乱,在王导的策划下,又拥有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可以说,司马瑞的发财离不开琅琊王氏。在登基仪式上,司马睿让王导和他一起坐在龙椅上,王与马,共天下也是一个好故事。王导官居宰辅,协助元帝、明帝、成帝三位皇帝,成为东晋初期王朝的实际创始人和操纵者。王氏子孙及其家族成员也多为朝中要员。

东晋时期,王氏家族先后出现了8位皇后,有20多人与皇室公主结婚。在军事上,我们掌握了更多的军事力量,政治地位不可动摇,对整个东晋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堂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拥兵重镇,后来一度叛乱,威胁晋室,也是王氏一族势力强大的一面反映。王氏一族在文化界也颇有名气,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刘禹锡的流行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人家,指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

王氏显贵,从卧冰求鲤从王祥、王览兄弟到王戎、王衍,家族子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特别是经历了永嘉之乱,五胡(匈奴、羯、鲜卑、彝、羌)乱华,王敦、王导兄弟在南京重建晋室有功,使王家更加名副其实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之说,有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故事。随后,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如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使得王家不仅在政治上无与伦比,而且在文艺上也是一朵奇葩。六朝时期,山东琅邪王氏家族有161人为官五品以上。其中,一品官有15人(在整个中国古代,只有山西闻喜裴氏家族能与山东琅邪王氏相媲美,曾出宰相59人,将军59人)。

谢家

陈留谢氏。又称陈郡谢氏,来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陈郡谢氏是唯一一个能在魏晋南北朝与琅琊王氏相比的人。桂花初在山阴道上,王谢风流满晋书,两首流传千古的诗,让王谢二族当年的风景尽收眼底。谢氏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谢家最显赫的人物是在飞水之战中击败前秦的谢安,谢安的发财始于谢安这一代。谢安的堂兄谢尚和弟弟谢万出仕后,家庭开始繁荣,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谢安让侄子谢玄组建北府兵,对东晋有着深远的影响:飞水之战打败了前秦,北府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北府兵首领刘裕推翻了东晋,取而代之的是宋朝。

六朝以后,世界多以王谢这个名字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世家大族的代名词,但与王氏相比,谢氏仍有差距。谢氏排名第二,一品官员只有4人。谢安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淝水之战的胜利。弟弟谢棋、弟弟谢万、谢石、侄子谢玄等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大官。谢灵运,文学史上著名的谢俯,也来自谢氏家族。

桓家

桓氏家族在桓温的父亲桓彝发财。桓彝是乔县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他最初在齐王司马懿的指挥下担任骑兵。晋元帝时,他被封为安东将军。之后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书)。桓温是桓彝之子,晋明帝的女婿,受到中书监何充的赏识,被封为荆州刺史、安西将军。尽管有皇室的光环,但桓温能有后来的地位,客观地说,是靠真本事打下来的。当时,北方的后赵政权与西南的成汉结盟,对东晋形成了半包围的趋势。两害相权取其轻,摧毁成汉成为东晋的首要目标。正是桓温完成了这项任务。因此,桓温在朝鲜享有盛誉。后来,他升为大司马,长期掌权。

[img]676279[/img]

桓温的三次北伐,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客观上打出了东晋的威风。第一次,主要对手是彝族的前秦政权,一直打到霸上(长安以东),北伐军很受欢迎,持牛酒迎温于路人189(晋书)但由于后来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第二次,打败姚羌军,收复洛阳。但后来被刚刚兴起的前燕慕容氏击退。第三次是与前燕慕容氏对峙。一开始,情况势不可挡,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在方头(今河南省祁县东北)一役中,前燕将军慕容垂的骑兵伏击失败。

桓温有篡夺晋室自立的野心。攻灭成汉三次北伐,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获得政治资本,为最终篡位做准备。既不能流芳后世,也不能复遗臭万载耶(《世说新语》)名言,出自桓温之口。桓温在有生之年,虽然未能实现篡位的目标,但却确立了家庭不可动摇的地位。到了儿子桓玄,终于起兵反叛,迫使晋安帝禅位,于公元404年建立了桓楚政权。桓楚政权被刘裕的北府军打败后,桓氏家族的余众仍与晋朝对抗多年。桓氏家族的反叛也使本已衰落的东晋朝变得更加摇摇欲坠,最终被刘宋所取代。

庾家

余继承了大权臣王导的地位。余亮死后,弟弟余冰接任大权臣,余冰的弟弟余毅接任东晋最重要的外镇官员荆州刺史。


东晋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四大家族介绍东晋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四大家族介绍

,,,,,,,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

  • 晋孝武帝司马曜,历史上被一个女人活活闷死。
  • 虽然这位皇帝是一位致力于国家事务、重用贤臣的君主,但他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君主。可怜无辜的悲伤催促皇帝,因为他喝酒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