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六朝三杰:中国历史著名画家

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吴(今苏州)人,生卒不明。他的绘画活动主要发生在南朝宋文帝至明帝(424-472)之间。他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谢赫对他的评价是“穷理尽性,事绝言象”。意思是陆探微对绘画对象的观察极其严谨细致,既能深入研究事物的规律,又能把握事物的特点和状态。所以在表现上有很高的概括能力。唐代张怀霖特别称赞陆探微的笔法,说他“笔迹劲利”,就像锥划刀雕一样.,非常强大有力。说明他在“骨法笔”上有独特之处。历史上有王献之作“一笔书”、陆探微作“一笔画”的说法。所谓“一笔画”,当然不可能是一笔完成一辐画,而是说运笔时“气脉通连”,笔断意不断思考。可以推断,陆探微画人物的线条与顾恺之是同一种塑料,采用“紧密连续、循环超忽”的密集绘画方法。只是因为笔力强,绘画风格和顾恺之不一样。他一路走来都很精致。根据唐代张彦远的评价:“陆探微利润媚,新奇妙绝。宋代名高,时无等伦。“可见他在人物画艺术上比同时代的人有很高的造诣。不幸的是,陆探微的画已经看不见了。

[img]676800[/img]

吴中(苏州)人张僧窑,生卒不明。南朝萧梁天监年问(502-519),他曾担任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他的出身应该属于上族。张僧友是一位很有创新精神的人画家。首先,他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巧,创造了凹凸画法。佛教在中国南北朝广泛传播,外来艺术随宗教而来。张僧侣大胆地吸收了印度绘画的透视法,使画中的画像具有鲜明的立体感。根据唐代徐松的《建康实录》,“(一乘寺)寺门上覆盖着凹凸的花朵,世称张僧友手迹。它的花是天竺(古印度)遗法,朱和绿;从远处看,眼晕如凹凸,视为平坦,世咸异。张僧友可能是第一位掌握西方透视法的中国画家。其次,他突破传统约束,创造了疏体画法。自从顾凯之和陆探微以来的一百年里,人物画一直倡导“密体”。张僧友从魏夫人的书法艺术《笔阵图》中体会到了用笔的真谛,改变了“连续紧张,循环超忽”的单笔法,为“点、牵、握、刷”等变笔法。虽然他的画线“离披点画,时有缺陷”、但能“笔不周而意周”,独特的“锋芒犀利,森森逼人”风格,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张僧友与顾、陆并驾齐驱,他们创作的两种画法,密体和疏体,发展成为后世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

[img]676801[/img]

关于张僧友绘画艺术的奇妙传说,文献上有许多生动的记载。《神异记》说:“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睛,每云,点睛飞去。人们以为妄生,固请点之,一瞬间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上天,两龙未点睛的人依然存在。唐人《朝野》说:“润州兴国寺苦(于)鸽栖梁上,(粪)污尊容,僧友在东壁画鹰,在西壁画瑶,都是侧头看屋檐,甚至鸽子不敢再来了。“这些记录往往把传说和事实混合在一起,不能完全相信,但它们可以解释张和尚的绘画精致生动,也可以看到人们对他的艺术造诣有多钦佩!

[img]676802[/img]

顾恺之(346-407),字长康,小名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画家,出身士族。其代表作《洛神赋图》是宋代的抄本。画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开始画曹植从京师东归。经过长途跋涉,他正在休息。突然,洛神出现在山上。仙女是他日夜思念的情人。然后表现出洛神在河上飘忽不定,穿插“冯夷击鼓”、神话故事,如“女娲清歌”。然后画女神离开,曹植坐船追赶的场景。最后,我不能追求它,所以我不得不坐上车马回东阿。洛神和曹植多次出现在画面中,但由于造型准确,可以从每一段中分辨出是同一个人物。人物造型手段与《女史箴图》相似。岩石、树木也采用勾勒填色法,画水只勾勒水纹而不染色,整体构图丰富完整。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作品。据说曹植曾经爱过甄氏。后来甄氏不幸被曹丕夺走,死于抑郁。有一次,曹植从京都回到封地,经过洛川,梦见已经成为洛水之神的甄氏来见他,人神相隔。不胜忧郁,感而作赋,以送感情。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传颂千古的著名作品《洛神赋》顾恺之作画时,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再现了原诗浓郁的意境。他笔下的洛神端庄美丽,有时在水面上漫步,“凌波微步”;有时在云端漫游,“若轻云之月,若流风之雪”;「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将一位美丽多情的古代女性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曹植潇洒的文士风度,以及对甄氏的深情依恋和无限忧郁的心理活动,也被描绘得真实生动。这体现了顾恺之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特点。这种诗情画意相辅相成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诗画结合的良好典范。

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能够深刻探索曹植忧郁失意的内心世界,这与他自己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无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动荡的时期。战争不断,人们不谈论生活,富裕家庭和贵族的专横跋扈使许多知识分子在沮丧和犹豫中采取消极的态度。所以崇尚玄谈,荒诞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暂时的社会风尚。顾恺之虽然出身士族,但无权无势,依然要仰人鼻息地生活。他曾参军大司马桓温和荆州都督殷仲堪,但那只是大官僚门下的“清客”。桓温死后,顾恺之投靠其子桓玄。有一次,顾恺之把一盒珍贵的画放在桓玄家里,被植玄开箱偷走,把一个空箱还给他。顾恺之发现画被盗后,反而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也像人之登仙。“好像一点也不难过。事实上,为什么顾恺不知道藏画是被盗的,但桓玄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人物,谁敢追求他呢?当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其中,“才绝”和“画绝”是适当的评价,所谓“痴绝”也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他的用心也是可悲的。


六朝三杰:中国历史著名画家六朝三杰:中国历史著名画家

,,,,,,

  • 室点密简介 南北朝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室密生平
  • “室点密”Istami(?-576年),也作室点蜜,阿史那氏,突厥大汗土门之弟,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 莫贺早年攻叶护,在阿尔泰山游牧...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