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保罗·策兰的作品有哪些?保罗·策兰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血滴”诗

策兰是一位自始至终以死亡和暴力写作的诗人。作为一名德国诗人,他的父母死于纳粹犹太集中营,经历了多年的流亡生活,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沉浸在塞纳河,策兰贡献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关于死亡、绝望和神秘的诗歌。在保罗-策兰思想刻度中,战争刻下了生命和生命的破碎、撕裂和无限的黑暗。即使在战后的日子里,诗人在黑暗主题的笼罩下,或者在磨练黑暗主题的过程中,破碎撕裂的感觉总是弥漫在他内心的精神空间里,拒绝挥之不去。从总体趋势来看,策兰的诗歌充满了破碎和超现实的形象,尤其是对死亡的想象。他以怀疑、对抗、愤怒的态度面对给他带来厄运的世界。读他的诗,当面对历史灾难摧毁生命的现实时,沉重的感觉和黑暗的感觉无处不在,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它感觉就像一道强光折射在锋利的玻璃碎片上。黑暗越少,皮肤的疼痛就越深。诗人策兰的语言“来自死亡王国”。耶鲁大学的Michael
Dirda认为,策兰就像古代的先知,启发着人类永恒的负担,他的诗“根本就是血滴”。

[img]675452[/img]

独创形式

策兰也是一位勇敢而独创的诗人:他没有屈服于历史的暴力,也没有迎合战后德语文学界对社会问题的压倒性关注,或者以“大多数名义”强加给诗人的要求。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策兰早期诗歌的传统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有许多标点规则,句子完整,句法和语法符合规范;继承古希腊的诗歌魅力,他经常使用抑扬格(xX)和扬抑格(Xx)韵步,尤其是扬抑抑格(Xxx)韵步;诗多由流畅、音乐性强的长句组成。语言图像被释放,自由奔腾;隐喻清晰,图像丰富,德国浪漫主义和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尤为明显和传统。经过奥斯维新经验的积累,尖锐的绝望和屈辱不可避免地成为策兰审视的宏大背景。他用语言建立了一种向度,一种超越语言,成为他态度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对上帝的对抗。反复思考上帝是一种科学的把握方式,参与上帝的对话是一种诗意的把握方式。人类的每一刻都是自力更生的,无论是屠杀、质疑、监禁,甚至是遗忘,都无法修改无懈可击的过去。在令人颤抖的永恒变化中,诗歌完成了他自己生活实践的集合。他试图隐藏通往他诗歌存在意识的秘密方式。他拒绝简单地解释。他试图做的只是自我表达的可能性,诗歌呈现的是对所有理性解释的自我封闭。他认为生活在于对话,诗歌就是这种“对话”的形式,但它只是一种“绝望的对话”,或一种“瓶子里的信息”:“它什么时候可能被冲上陆地,也许是心灵的陆地”(“不莱梅文学奖获奖演讲”)。他认为布莱希特式的社会讽刺诗往往过于简单和廉价,早期诗歌中常用的生死、光明和黑暗的辩证修辞也变得越来越肤浅和模式化。现在,他要求更多的“黑暗”、“断裂”和“沉默”进入他的诗中。甚至,对语言表达和公众兴趣的深刻不信任,使他倾向于成为“哑巴”。自《死亡赋格》以来,策兰的写作并没有通过渲染苦难来吸引人们的同情,而是通过语言核心的到达和对个人内在声音的深入挖掘,开始了一个更加困难和难以理解的艺术过程。最初的抗议主题和音乐性都消失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些极其浓缩、不知所措的诗歌文本。策兰谈到了一种新的写作倾向:“我不再关注音乐了。就像备受赞誉的‘死亡赋格’时期一样,它被反复收集到各种教科书中。我试图删除对事物的光谱分析,并在各种渗透中立即展示它们。我认为所谓的抽象和真实的混合是现实的时刻。”

[img]675453[/img]

他后来的作品失去了平衡,因为它们脱离了图像和隐喻,诗歌变得黑暗和不透明,越来越短,越来越破碎,越来越抽象;每个单词都是孤立的,单词不再指自己;他的诗压抑抒情回声,热衷于拆解意思,让他慢慢关上对话之门——也许是由内心创伤引起的,驱使他在语言之路上走得更远,远离黑暗的中心,直到我们看不到他。表达和精神分裂,身体和灵魂分裂,更严重的是诗意对话所需的自我分裂,这无疑是策兰的另一个奥斯维新。在这些看似破碎晦涩的诗歌中,策兰是一种更深刻的存在意识,是诗人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达到的艺术难度。甚至可以说,他看似“难以忍受的阅读”的诗歌,每一首,甚至每一行,都反映了一种艰苦的艺术独创性和高度不妥协的个人原创性。他的诗似乎很奇怪,无法解释,但它总是指向一个悲剧的核心,就像他对语言和形式的探索总是符合更内在的生活要求一样。任何文本理论或语言哲学都无法比拟苦难内心和语言核心的罕见到达。

[img]675454[/img]

独特艺术

策兰诗歌的突出艺术特点是简短、困难、独特。它通过语言的破碎性赋予语言一种奇怪而独特的感觉。他说:“感觉是产生的,有生命,这是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
正如他自己所说,语言是战后留给他的唯一未受损害的东西。他的诗只讲述了他在深海中听到的许多沉默和发生。他的诗里没有陈词滥调,到处都是形象的真面孔,用语出奇地赢了,以至于荒谬,经常可以看到“悖论修辞手段”。策兰建立的词汇世界,每一个词都是他黑暗空间的自我浮现,来自古代的象征崇拜,每一个词都是一个无尽的深渊,自我组织,永远重复。

他强调“诗歌是孤独的”,强调诗歌的个性和独特性;然而,他并不提倡绝对封闭:“注意,诗歌试图给它的相遇者所有的注意”,“诗歌不会停止,就在这里,在这次会议的秘密”——谁会见面?和读者,和知音。这说明他心目中还有这个“相遇者”,并试图引起他的注意。“不要责怪我们的不清楚,这是我们的职业。他引帕斯卡尔的名言为自己辩护。

策兰研究人员费斯蒂纳尔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现代主义始于波德莱尔,以策兰结束。由于策兰对语言的深入挖掘,它在后现代诗歌中发挥了开创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美国语言学校。


保罗·策兰的作品有哪些?保罗·策兰作品的特点是什么?保罗·策兰的作品有哪些?保罗·策兰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揭露纳兰容若:康熙皇帝一生中最爱的诗人!
  • 纳兰性德,字容若,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正如他的师傅徐乾学(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 解密:哪位唐代著名女诗人曾经不幸沦为妓女?
  • 游成都望江楼公园,见薛涛井,而想到了女校书薛涛。 作为唐代一位名垂后世的女诗人,薛涛的出身、经历和在当时诗坛的地位,都...

  •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诗人:臣子们经常帮助他结束
  • 很多人一直认为陆游是中国写诗最多的人。他85岁写了近万首诗,平均每三天写一首诗。事实上,清朝乾隆皇帝是中国写诗最多的人...

  • 中唐诗人卢仝为人不羁 穷诗人如何成一代宗师?
  • 中唐诗人卢仝颇有诗名,然而为人不羁,不为世俗所容。当初他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图书堆积。后来迁移到洛...

  •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
  • 唐会昌三年(843)他被朝廷升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身先卒,葬于四川 安岳县城南郊的安泉山半山腰,有一座墓冢,至今近1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