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隆美尔是如何重用的?希特勒为什么要杀他?

隆美尔,全名埃尔温·隆美尔,出生在符腾堡邦海登姆市,毕业于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他于1910年7月开始参军。由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杀死敌人,他创造了俘获敌人5000多人的记录,并获得了德国皇帝亲自颁发的最高奖章“蓝马克斯奖章”。

然而,由于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隆美尔并没有在当时德军盛行的唯贵族重要环境中被重用。战后,他的职位只是连长。后来,通过努力,他只是慢慢地爬上了一所低级军官学校的校长职位。

面对职位上升的无望,隆美尔选择了拯救国家的曲线。他利用自己在军官学校的教学经验和第一世界大战中的实践经验,创作了一本《步兵攻击》,全面阐述了未来步兵的战斗方式。

从历史结果来看,这本书确实是他的意图,成为他进入德国核心权力圈的垫脚石。1939年,像隆美尔一样,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出生时不是德国贵族的掌舵人希特勒从步兵攻击中认识了隆美尔。

此外,希特勒想说,隆美尔立即被重用,调任元首大本营卫队长,成功接触到了德国核心权力层。

1940年2月15日,为了给平民将领一个出头的机会,抓住前线军权,隆美尔被希特勒以亲兵的姿态下放到前线当第七装甲师。

在整个法国战役中,隆美尔并没有给希特勒丢脸。当法军准备重建缪斯河防线时,隆美尔率领部队强行“碰撞”,并在防线建成前击败它,创造了仅2000多人自伤,俘虏了近10万敌人的辉煌成就。

1940年12月,试图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意大利军队遭到英国的疯狂反击。在英国海军的配合下,整个意大利军团在北非陷入全军灭亡。

希特勒决定支持意大利,以稳定北非局势,防止法西斯阵营“一败再败”,打击苏德战争的士气。考虑到苏德战场即将到来,这是迫切需要士兵的时刻,希特勒支持意大利的力量并不多,只有一个轻快的老师和一个装甲师。

然而,为了表达他对北非战场的关注,希特勒派出了一位亲信的隆美尔担任北非支援部队的指挥官。这一次,隆美尔也没有让希特勒失望。隆美尔只有两名德国教师和意大利残疾军队开始厌倦了战争。

1941年初果断发动进攻。当时英国认为德军人数少,肯定会被动防守,所以防线松懈。结果被隆美尔直接击中。之后北非战场从意大利军队被动挨打,直接变成英国挨打。

1942年6月,隆美尔一举攻克托卜鲁克要塞,使英国人完全被动。如果北非没有大量援军到达,它将成为纳粹,希特勒也将隆美尔晋升为元帅。

然而,有时材料的绝对优势往往会压倒所有的战术失败。在英国海军的强大供应下,北非的英军打得越来越多,由于苏德战场的衰落,隆美尔可以获得越来越有限的资源。

[img]675610[/img]

托卜鲁克要塞战争结束后,隆美尔在北非连续遭遇失败。愤怒的希特勒于1943年3月撤职回国修养。然而,随着德国在战场上的失败越来越多,希特勒慢慢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隆美尔于1943年12月再次被重用,任职“B集团军队指挥官负责法国防御盟军的进攻。但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1944年7月20日,德国内部的反希特勒集团在希特勒大本营狼穴被暗杀。

希特勒在德国军队掀起了一场“白色恐怖”,在暗杀之前,反希特勒组织曾经支持过隆美尔,希望他能在希特勒死后成为主持大局的重要德国将军。

隆美尔没有肯定这一点,但也没有举报。1944年10月14日,盖世太保将隆美尔的举动放在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后,一生中最害怕被背叛的希特勒被授予隆美尔自杀谢罪。


隆美尔是如何重用的?希特勒为什么要杀他?隆美尔是如何重用的?希特勒为什么要杀他?

,,,,,,

  • 为什么希特勒喜欢口头命令:不擅长拼写总错误
  • 历史学家说,这可能是希特勒喜欢口授命令的秘密,他不擅长拼写。 原题:《明信片揭希特勒喜欢口授命令的原因:不擅长拼写》 据...

  • 令人震惊的是,希特勒决定为一个女孩屠杀犹太人
  • 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600万犹太人进行了种族清洁;然而,希特勒年轻时对一位美丽而富有的奥地利犹太美女的关系鲜为人...

  • 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女间谍?希特勒甚至奖励了100万缉拿?
  • 维什林顿不久前去世,享年94岁。她的讣告用一行简短的话讲述了她传奇的间谍故事——她曾指挥抵抗组织杀死1000多名德国士兵,接...

  • 希特勒的后代 希特勒有后代吗?介绍希特勒的后代?
  • 希特勒的后代: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的元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种族灭绝计划的发起者。1945年4月30日,苏...

  • 走出帝制:皇帝走了 为什么将军们留下来?
  • 1918年11月9日,星期六,天气晴朗。柏林市民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祖国”(Vaterland)——由伟大的威廉一...

  • 德国总参谋部创始人:沙恩霍斯特的传奇故事
  • 东方士兵圣人是中国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直是东西方军事家的绝世经典。在西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具有相似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