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说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坚、李牧、廉颇”。除战国四大名将外,历史上还有山东六国八大名将的说法。《过秦论》载:“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其中,赵括的父亲赵奢成了与吴起、孙膑等人相提并论的武将。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为他们设庙,包括“赵马服君赵奢”。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赵奢打赢了一场与之战,成了名将?
[img]674975[/img]
一
@ 对赵奢来说,人生的战绩主要是打赢秦国的战争。那么,问题来了。促使赵奢成为战国名将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之战是指赵国名将赵奢在46年(公元前269年)率军于和(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奔袭。与之战前,秦国大军几乎战无不胜,很少在正面战场上战无不胜。例如,在公元前273年的华阳战役中,白起率军击败了魏赵联军,导致魏赵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二
至于白起指挥的伊阙战役、炎英战役等战役,山东六国更是胆寒,甚至出现了秦军不可战胜的错觉。正是秦军的连续胜利凸显了赵奢在与之战中击败秦军的意义,即鼓舞了山东六国与秦军作战的信心,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重要的是,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今山西和顺)。赵将赵豪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也就是说,在与之战之前,赵国上下都认为无法救援,赵奢的胜利,让廉颇等名将感到不可思议。
三
另一方面,这个地方对赵国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让赵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名。在战国七雄中,赵的领土主要包括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太行山横跨中间。从晋阳到邯郸只有两条路,都要经过山西省和顺县。因此,对于赵国来说,如果重镇(今山西和顺)被秦国占领,那么赵国的疆域将被秦军一分为二。在此基础上,秦军可以逐步蚕食山西省赵国的疆域。特别是赵国曾经的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很可能会被秦军占领,这也是赵国无法接受的后果。
[img]674976[/img]
四
@ @ 赵奢赢得了与赵国的战斗,保住了重镇与赵国的战斗(今山西和顺),也保证了赵国半壁江山的安全,可谓意义重大。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记载,赵奢在与之战中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随后解除了与他们的围攻。这场战争给强大的秦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到长平战争,他才敢与赵国正面交锋。与之战后,赵惠文王封赵豪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林相如平起平坐。在此基础上,赵奢的儿子赵括也是父亲的成名,被赵孝成王选中,从而成为赵国在长平战役中的主教练。换句话说,赵孝成王选择赵括也可能与父亲正面击败秦军有关。
与之战有多重要?为什么赵奢打赢了一场与之战,成为了著名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