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对浪漫主义情感的强调。所谓的精神实际上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的形象,即使在一些强调描述的诗歌中,他也经常因为提出了一些想法而改变整首诗的意义。
波德莱尔的审美原则直接影响到魏尔伦、马拉美、兰波等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象征诗人。魏尔伦的诗强调音乐:“音乐是一切中最重要的事情。”;提倡诗歌的朦胧性:“最有价值的是半醉的诗歌,在诗歌中模糊而清晰地结合在一起”。马拉美热衷于病态感,盲目歌唱空虚、死亡和荒谬。兰波是实践“声、色、味”交感理论的典范,他的《色十四行诗》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奠基石。在波德莱尔的基础上,这些诗人进一步探索了诗歌的新领域,探索了诗歌表达的新方法。
19世纪的画家与理论家和诗人密切相关。许多画家亲自写文章来解释他们的艺术理论。因此,发起于文学领域的象征主义理论很快渗透到造型艺术中。波德莱尔的文学理论为画家提供了新的表达视角,扩大了绘画表达主题,绘画开始向“表达”发展。虽然象征主义艺术与印象派同时产生,但20世纪初的主流艺术超现实主义继承了象征主义而不是印象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主义艺术是西方绘画“现代化”发展的开始。
[img]675615[/img]
波德莱尔不仅是法国象征性诗歌的先驱,也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不同于普通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独特、完美地展现自己的精神境界,最适合表达自己内心隐秘和真实感情的艺术手法。《恶之花》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审美使命。
众所周知,波德莱尔的“颓废”或“颓废”已经成为他诗歌中最重要的标签,有些人说这是波德莱尔第一次为文学和艺术打开“丑陋”之门,这也确实了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的先锋意义。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波德莱尔的生活一定是贫穷和困难的,就像一些学者把它比作法国杜甫一样,当然,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波德莱尔本人曾经说过,他从小就感到孤独,这当然与他母亲的再婚和寄宿有关,波德莱尔甚至把它理解为命运。当你如此理解自己的孤独感时,生活必须呈现出一种悲剧的色彩——一生都在拼命抗拒孤独,但一生必须走在孤独中。这似乎是我们人类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我们一生都在努力寻求更好的生存,但我们最终会走进坟墓。那么,一个人每天与死亡相比一定是可怕和可怜的。这就像波德莱尔和孤独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得到了培养。一种孤独、自我欣赏、自我发挥的态度,一种被分离所诱发的纯粹骄傲。
[img]675616[/img]
有理由相信,《恶之花》的收藏和出版应该与波德莱尔的经济拮据有很大关系。波德莱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善他的经济状况,并能够偿还他的债务。但即便如此,波德莱尔对自己的形象还是一如既往的苛求,“英式简约风格”,“他的恭敬行为往往接近做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可以从波德莱尔诗中的僵化格式中获得一些东西,他对人与社会异常的理解和诠释似乎更多地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比诗歌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不难发现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消极生活体验”是一个积累了忧郁、无聊、遗憾、烦恼和痛苦的现实,是众生溃疡的心灵,是现实中艺术的堕落和情欲的污秽。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上的压抑和恐慌、生活上的焦虑、孤独、空虚和无聊,以及身体上欲望的下降,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一种普遍精神状态。“人群”形象出现在波德莱尔的心灵观察下,将诗人的个人体验提升为群体的生活体验。波德莱尔融入了人们的孤独,保持了独立和清醒,从而真正展现了人们的孤独经历。波德莱尔诗歌中的负面经历描绘了人们的世纪病态心态,是不同个体经历的人们生活的平庸现实,揭示了世界的黑暗和病态,包括他们自己的心。
关于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评价是什么?他对世界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