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朝的康熙皇帝,人们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史的平衡上,为奠定中国地图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东南统一台湾;东北抵抗沙俄,签署尼布楚条约;嘎尔丹在西北三次大败,稳定了漠北蒙古的局面;在西南,进入高原,稳定西藏,维护西藏的社会稳定。康熙在《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评论道:“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环宇统一。虽然守成,实同开创。”
[img]674441[/img]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永恒的圣人,他在生活中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康熙在建立清朝继承人的国家大事上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今天,“易谈人文历史”将告诉你康熙在这件事上经常出现的昏暗举动。
昏迷的招数之一:仓促失措地登记太子
康熙皇帝确实有点鲁莽,他是“爱屋及乌”把王子的座位“封赏”给心爱女人的孩子。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五月初三,太子胤仁诞生于坤宁宫。尹仁的母亲是赫舍里氏(权臣索额图的女儿,索尼的孙女),这个苦命的女人生下尹仁后大出血去世。康熙和皇后关系很好,康熙很痛苦,肝肠寸断。为了表达对皇后的回报,康熙皇帝立即将赫舍里的儿子尹仁封为王子。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错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许多孩子在童年时就很早就受伤了。康熙如何才能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成人?当时紫禁城王子的成活率也很低。此外,康熙比他的儿子大20岁。此时,康熙仍然是一个年轻人。当康熙老了,王子也会变老,这将导致王子等了40多年,长时间无法立场,导致一些难以控制的情况。
昏招二:对王子的结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康熙皇帝早就知道王子结党了。王子党,包括尹仁的祖父、齐世武、托合齐等朝廷成员,互相帮助,内外勾结,浪费早已引起民怨沸腾。作为一个永恒的圣人,康熙早就听说过这些事情,但他视而不见,客观上纵容了王子党的邪恶,对未来清朝形势的不稳定产生了非常糟糕的影响。
[img]674442[/img]
第三招:两次废立太子,朝秦暮楚,缺乏稳定性。
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十八哥去世时,胤仁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悲伤的样子,这让康熙皇帝觉得王子对兄弟没有亲情。后来,尹仁也很困惑,甚至派人监视父皇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康熙得知后很生气,于康熙47年9月4日,失望的康熙皇帝颁布了诏书,废除了王子。但作为一个慈父,康熙仍然深深地爱着他的儿子,后来吃饭时并没有感到哭泣。因为他晚上做梦的时候又梦见了尹仁的母亲赫舍里,康熙睡不着。@ 三月多才废太子,到第二年,即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康熙皇帝又立皇太子胤仁。后来,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又发生了。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康熙皇帝再次颁布诏书,废除了王子。
[img]674443[/img]
这就是康熙喜怒不定的一面(有趣的是,康熙曾经评价过他的四个儿子胤祯(雍正帝)“喜怒不定”,他是最不确定的一个)
康熙皇帝被称为“永恒的皇帝”,他的文学和武术是无可挑剔的。但康熙伟人不是圣人,他也犯了错误。他在建立清朝继承人方面犯了许多错误,这是无助的。
他是千古圣君,但犯了一个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