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安石是北宋亡国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富裕繁荣的北宋王朝遭遇亡国大灾?“靖康之耻”灾难后,一个“罪人”经常被拉出来批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

尤其是在南宋杀良将送钱换和平的“太平”年代,对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的怒骂也突然达到了高潮。在南宋的许多“名人”看来,正是这位胆大包天的王安石,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变化,使繁华的大宋乱七八糟,折腾了半壁江山沦陷的悲惨灾难。学者罗大经骂王安石的名言,是南宋野一百多年的共识:“国家统一产业,其合而遂裂,王安石的罪”——大宋落入这一步,是王安石造成的。

这个大锅,王安石和他坚持一生的变法事业,能扛得动吗?

不妨看看下面这些冷知识,王安石一生功过,王安石变法是强国还是坑国?相信一目了然。

一:北宋“基础设施狂魔”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王朝的一件非常坑的事情是民间农田水利建设。

北宋立国后,农业政策“不遗余力”,但各地农田水利建设在北宋中期早已严重滞后。遭遇旱灾时,各地富有的地主,更是只顾自己的庄田,一番修坝截水,轻而易举地把灾难扔给苦农。因此,宋仁宗年间,北宋每隔几年就是一场大灾难,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北宋王朝呢?宋仁宗要么在皇宫里为悲伤祈祷,要么咬紧牙关拨出钱粮,招募饥民当兵,解决眼前的困难,却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北宋的“积贫”就是坑爹基层建设造成的灾难。

当王安石改革高调启动时,王安石也严厉治理了这种坑爹现象——方田均税法。从那以后,大宋各地修建水利所需的费用都是按照人民的财富分摊的,富人必须多付钱。钱不够吗?你可以向政府申请低息贷款。这样的新想法自推出以来就被司马光文彦博等重要官员骂了一顿,“灾国祸民”的帽子被扣了很多遍。

然而,在骂声中,曾经在基层建设坑爹的北宋,却突然华丽地转身:仅在改革的前七年,宋朝就修建了1万个水利工程,灌溉了38万顷农田。影响数百年的“淤田”工程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大规模引水冲击盐碱地,称淤泥沉积在盐碱地。这些曾经一毛不长的十万顷“恶地”,从此焕然一新,成为物产丰富的良田,成千上万的流民从此安居乐业。这些快速有效的强大工程几乎以“基础设施狂魔”的速度飙升,支撑着大宋朝的富国强兵。

正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项目中,受益深远的民生被那些反对变法的“老党”所忽视。

二:“自打脸”的募役法

在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政策中,被骂最多的是募役法。

为什么挨骂多?北宋《会记录》在王安石变法前给出了答案:宋代全国纳税土地440万顷,仅为全国耕地的30%。拥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占领了大量土地。苦农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苦累的差役迫使多少农民破产逃亡。在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人的奏折中,满眼都是民间人沉重的血泪。但在王安石看来,这件事只能揭露血泪,必须改变——募役法。

从那时起,原本享有特权的官方账户和其他地主阶级都支付了代役费用。此前,政府一分钱也没有支付,这都取决于农民的白费劳动,并改为政府支付代役费用。等于直接用刀割有钱人的肉,当然也引起了一片骂声。当王安石大张旗鼓地改变法律时,反对改变法律的老党们改变了攻击“募役法”的模式。然而,当王安石去世时,也是很多曾经疯狂攻击王安石的“老党”,却用“自打脸”的方式告诉后人“募役法”的真相。

比如曾经拼命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老党”范百禄,在司马光要废除《募役法》的时候,毅然站出来阻止,大声喊着“募役法”:“熙宁初,百禄是咸平县,打法之旅,罢开封政府前数百人,但人民非常高兴。”苦老百姓对“老党”口中“祸国”的募役法如此热烈欢迎。

苏轼,也反对募役法,多次被恶治,在宋神宗去世后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反思:“在我们新法的开始,我们经常保持偏见,有异同的理论。虽然这很难过,但归功于对国家的担忧,所谓的谬误很少有中理。今天的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首往事,感觉疏远。”-当年我热情反对变法,现在却亲眼看到了变法利国利民的成果。我真的很惭愧。

[img]673325[/img]

这些在民间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官员,即使曾经抱怨过变法,也亲身见证了募役法的利国利民。然后毫不犹豫地用“自打脸”的方式,说出埋藏已久的良心话。不幸的是,即使是这样一句“自打脸”的良心话,也阻挡不了元佑年间北宋鼠目寸视的统治者,废除了粗暴的变法清算。然后,在史料记载中,王安石变法被废除后,元佑年间有一句悲伤的民声:世界人民思念免役法(募役法)。

三:大宋的钱在哪里?

虽然这么多起起落落的民间“老党”成员用自己的眼睛见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利民”成果。然而,王安石去世后,顽固的“老党”领导人早就发现了王安石变法的新问题:即使你给人民带来了好处,你会怎么做?但你是“坑国家”!典型的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责骂:名为利国,实际上伤害了国家。

然而,在司马光骂王安石的元佑元年,三司大臣毕忠友的《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以实锤证据严厉反击“害国”,称王安石的变法不仅仅是“利民”?在过去的十年里,过去“贫困”的宋朝和“仁君”宋仁宗在位时每年都遭受财政损失。此时,它已经积累了数千万的资金和粮食,足以支付国家20年。此外,北宋三司的年度财政收支可以超过一半的利润余额。

严重“害国”的大宋朝在哪里?显然,这是一个繁荣的强大王朝。

正是有了这丰富的财政基础,财大气粗的北宋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北宋废物禁军,曾经走了两步就喘不过气来,变成了西夏一塌千里的铁血西军。北宋西线国土向汉唐河湟故地高调延伸。甚至,即使北宋末年君臣胡闹,闯出靖康之耻大祸,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时代锤炼出来的西军强队,宋朝才能抵挡住金军的凶残脚步,艰难守住半壁江山。可以说,正是王安石的变法,被南宋君臣骂了一顿,为南宋的艰难生活节省了家庭背景。

甚至在北宋疯狂废除变法的元佑年间,六年前,国库储备足以支持20年的北宋王朝也陷入了国库贫困的地步。废除了《募役法》等国策的北宋民间,人民在苛捐杂税下挣扎。以苏轼的哀叹,“老党”治下的大宋,已经是“钱禀越来越穷,农民越来越穷,商家不行”了。不到六年,王安石留下的国富兵强的大宋就这样毁了。

今年是公元1091年,距离北宋靖康之耻国难只有35年。谁应该对北宋的悲剧负责?我相信一目了然。

[img]673326[/img]

被偏安南宋误读的是一位热血为国的伟大政治家,也是大宋本可热血崛起的历史机遇。


王安石是北宋亡国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王安石是北宋亡国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