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中叶以后活跃在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相关的一批音乐家。他们大多政治激进,同情或参加自己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提倡在艺术上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音乐。民族音乐学校的音乐家经常使用他们优秀的民间音乐材料来表达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以激励他们的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外国统治。民主、人民、民族一直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
代表:波兰莫纽什科、匈牙利埃尔凯尔、捷克斯美塔纳、德沃夏克、挪威格里格芬兰西贝纽斯、俄罗斯格林卡、巴莱基列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等。
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交响诗等。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继德奥等国家兴起浪漫主义音乐后,东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民族历史和人民生活为主题,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他们大量使用民族民间音乐材料,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曲家被称为民族音乐作曲家。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波兰的S.莫纽什科,匈牙利F.捷克的B,埃尔凯尔.斯美塔纳、A.挪威E的德沃夏克.芬兰的J格里格.俄罗斯的西贝柳斯И.格林卡和以
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组(强大集团)”、柴科夫斯基等。
@ 受上述民族乐派思潮的影响,以阿尔韦尼斯和格拉纳多斯为代表的复兴民族音乐作曲家也出现在南欧西班牙。
20世纪上半叶,欧美各国民族乐派进一步发展。
[img]672795[/img]
民族乐派是在东北欧民族和民主运动前所未有的高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人民民族和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摆脱了外国文化的统治,建立了对现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此外,受西欧浪漫主义和批评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发起了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其中,音乐家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他们创建了民族歌剧院、音乐学院和音乐协会,收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努力创作独特的民族作品,建立现代民族专业音乐,改变西欧音乐的主导地位和民族音乐发展的落后。
@ 自18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不断增长的民族因素也积累了民族音乐学校的经验,特别是作曲家F.F.肖邦和F.李斯特以其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成为民族乐派的直接先驱。
30、20世纪40年代,民族乐派的奠基者首次出现在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艺术上与西欧专业音乐并列。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层出不穷,促进了各民族音乐前所未有的繁荣。
民族音乐派: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