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唐朝第三位天子李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的详细地位不是秘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南50公里的凉山上。
然而,在过去的1000年里,没有人能找到乾陵地宫的进口。就连梁山以外的人也没见过乾陵地宫的墓门。乾陵地宫的进口在哪里?
1958年,西安和兰州之间的公路从头开始,需要在附近挖少量石头。
这一天,几个到场采石的农民像往常一样在山上凿了几只眼睛,然后安顿了火药。当时有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岩石被炸开了,但落下的碎石很少。
因此,他们决定去凉山主峰西北坡炸石。那里的岩石比较松散,应该比较容易开采。当时两声炮响,炸石真的很多,没有呈现出很多。
然而,当第三声火药响起时,山上飞出了几块石条,这与以前爆炸的碎石大不相同。尘埃落定后,他们迅速跑到爆炸面,看到眼睛里满是规则的石条。
这些石条数量庞大,下面有明显的野生挖掘陈迹,有些石条下有单词。看到长期现象,这些农民感到惊讶——他们炸毁了他们姑姑的陵墓吗?
梁山附近的人称武则天为姑姑,唐高宗李治的乾陵称她为姑姑陵。村里传播着梁山是武则六合宫的说法,但没有人能找到可靠的证据。
几个农民意识到这一点,于是迅速向县当局陈述了情况。在县当局的指导下,他们几乎不相信能力较弱的火药能炸掉武则天的地宫。
[img]673042[/img]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孙连仲试图用军事力量炸开乾陵地宫,但都没有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分多次构建寻找乾陵地宫的任务,很多考古方法都找不到。
此外,梁山经常开山炸石,从未发明过地宫的痕迹。明天地宫怎么会突然爆炸?虽然我不相信,但为了稳定起见,县指导还是派人到农民说的地方。
去检查现场的人看到了整齐的石条,立刻想到它真的可以从地下宫殿进口,立即命令停止采石,保守秘密,并通宵向下级文物主管单位说明了细节。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迅速组建了一个调查小组,前往凉山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个农民爆炸的中心确实是乾陵地宫!几个人找到了乾陵地宫大门1000多年,实际上是由几个农民兄弟无意中找到的!
经过一个月的正式开挖,开挖步行队基本上清理了乾陵墓道路的局部砌石。考古学家没有在凉山上发明任何盗洞,也没有破坏土层和岩层。历史上没有关于乾陵地宫被盗的记录。
因此,乾陵地宫应该是迄今为止唐代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天子地宫,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两位皇帝的地宫。
许多人认为乾隆地宫的瑰宝不能用数量来计算。
据史书记载,唐高宗李治去世时,武则天用相当于世界财政支出三分之一的宝藏陪葬他。武则天去世时,李贤用相当于世界财政支出三分之一的宝藏陪葬她。
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陵地宫的宝藏成本相当于高宗和武则天期间世界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
[img]673043[/img]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
除了唐朝当局自己的财产外,唐朝的附属国还应在皇帝身后献上少量珍宝作为陪葬品,以示对唐朝的臣服。如果再加上这些陪葬品,宫殿末端会有更多的宝藏。
因此,许多专家认为乾陵地宫的宝藏不能用零件来描述,而是用重量单元的“吨”来权衡。他们猜测地宫的宝藏总重量是500吨。
然而,乾陵地宫最珍贵的瑰宝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陶器、青铜器等,而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唐高宗非常喜欢书画。临死前,他留下了遗诏,把自己生前喜爱的所有书画作品作为陪葬品埋在天宫。
《兰亭序》原本是唐太宗的陪葬品,但听说温韬盗掘昭陵后,他亲自编写的《盗宝名单》中并没有这样稀世珍宝。因此,有人认为《兰亭序》应该在乾陵地宫。
因此,人们对开挖乾陵充满了有限的等待。
然而,1957年,中国在开挖明定陵时损坏了少量珍贵文物的维护方法。因此,当郭沫若于1965年向周总理提出开挖明长陵地宫时,周总理否认了维护现代文物的标准,并作出了“十年内不开皇陵”的决议。
因此,尽管国际支持提前挖掘乾陵的呼声很高,但乾陵仍未被挖掘。乾陵的许多秘密只能留给祖先解决。
揭秘:为什么乾陵地宫的入口是一条规则的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