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乐(1606~1648年),出生于江东潜龙水书香门,祖父钱若庚,任江西临江知府,叔叔钱靖忠,任江宁司理,父钱益忠,任瑞安训练,叔叔钱敬忠,任宁国知府。十二个钱氏兄弟,排名第三。十几岁时,深受祖父母爱国爱乡教育,本人聪明好学,博览经史,工作诗文。有“正气集”、《越中集》、《南征集》等。
崇祯十年(1637年),
钱肃乐中进士,苏州府太仓知州,兼任昆山、崇明两县。当了六年官,清正廉洁,被当地人誉为“爱人如子,两袖清风”的“钱清天”。后来,他被提升为京都刑事部长外郎,因母亲丧亲告假,回国守孝。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入侵,占领南京、杭州后,兵临钱塘江,宁波城危在旦夕。钱肃乐当时在家守孝卧病,
悲愤交加,留下绝命书,准备好“一套五品官服,一双布鞋”,准备绝食殉国。此时,城市爱国主义者董志宁听到宁波府巡逻弃印潜逃的消息,并在宁波大学秘密讨论了朱之葵和通判孔闻语准备开门迎降的消息,并要求钱肃乐出山抗清。
[img]671804[/img]
为了挽救民族生存,
为了保卫家乡,钱肃乐不顾重病和全家人的安全,毅然挑起了“指挥官”抗清的重担。今年6月12日,全市士绅和众生被邀请到宁波府城隍庙集会,等待机会策划抗清。会上,钱肃乐在大殿的舞台上做了一个“天下兴亡,人人有责,清兵临城,危在旦夕”
演讲,为抗清动员,鼓励聚会者斗志。倾刻,在场的人情绪高涨,同声赞成,并以钱肃乐等义士为首领。会后冲到县学街宁波府巡按署,将恶满盈的通判孔闻语斩首示众。在场的许多年轻人立即报名参加义军。此后,400多名驻宁波巡逻营、海防营的官兵和守城兵也在义士的策略下,带着武器装备前来报名参加。一时间,抗清队伍超过1万人。15日,钱肃乐邀请奉化、宁海等县义旅、镇海总兵率领义军、官兵在江东大校场召开抗清誓师大会。18日,钱肃乐任命张苍水到台州,请避难鲁王朱以海监国,使浙东抗清军有统一领导,然后亲自率领3300名子弟兵,北上钱塘江抗清。7月11日,会师西兴,率领众义军将领守卫瓜沥防线。后被排挤,
被迫离开钱塘。第二年,他再次出山,前往福建鲁王。钱肃乐率领军队纪律严明,用兵如神,出人意料地获胜。他曾收复兴化、福清、连江等30多个城市。最后,由于南明朝廷的腐朽和无能,他的军事失败了。此时,苏乐再次被排除在外,
流落在福清。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连江失守,愤怒地生病,吐血,死在连江的琅江舟里,以身殉国。鲁王听到这个消息,辍朝三天,被授予“忠介”称号。民国25年(1936年),他出生地旁边的街道被命名为“忠介街”作为纪念。
“破家是公保之乡,流芳百世英有名。为纪念钱公的忠诚,清嘉庆二年(1797年),家乡人民在县前街修建了钱肃乐公祠。同治九年(1870年),人民集资在江东七塔寺西侧修建《钱忠节孝祠》,又称《忠介寺》。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解放后,宁波市人民政府拨款重建钱公潜龙曹明代故居,定为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钱肃乐的英雄历史,成为教育全市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破家为公保家乡,流芳百世英有名。】钱肃乐满门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