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过程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政府开始沿着西柏林的边界修建柏林墙。首先,西柏林的边界被完全封锁。民主德国军队和工人开始破坏道路,使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并安装了带刺的铁丝网和墙壁。柏林西侧共修建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区43公里。与法定民主德国领土相比,铁丝网在建设过程中略向内,以确保能够射杀已经越过柏林墙的东德人。8月17日以后,混凝土构件开始放置,边界被修建成真正的墙。民主德国人民军和工人阶级战斗队在建设过程中获得授权,可以射击任何试图穿越的人。然后安装了围栏、雷区和其他障碍物,以清理一个巨大的无人区域来区分逃亡者。柏林墙基本建成于1961年11月20日。
[img]672849[/img]
建筑结构
建筑样式
柏林墙在1961年开始修建后,经过多次翻新,终于在1975年成为保留下来的样子,共经历了四种形式:
铁丝网 (1961年)
加强的铁丝网 (1962–1965年)
混凝土 (1965–1975年)
75型边境围墙(Grenzmauer 75)(1975–1989年)
第四代围墙的官方名称是“UL 12.11 型支撑墙构件“型支撑墙构件”(Stützwandelement UL
12.11)建于1975-1980年间,共使用约4.5万个构件,每个构件高3.6米,宽1.2米。上面放了一条光滑的管道,使其难以攀爬。德国民主马克总建设成本为1615.5万美元(相当于363.80万美元)。其建筑标准要求能够抵抗穿过栅栏的车辆的冲击。在一些战略场所,墙体结构较弱,使民主德国和苏联装甲车在战争中很容易突破。柏林墙的整体结构与德国民主边境相似,除了没有地雷和触发式自动机枪外。
[img]672850[/img]
过境通道
柏林墙有7条过境通道,其中一条是专门为盟军、外交官和外国记者使用的。
各层防线
柏林墙长度超过155公里,约3~4米,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302座望台
第一层防线:约3.5米高、光滑、浅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有铁丝围栏和报警器
第二层防线:钢拒马
第三层防线:2米高的铁丝围栏
第四层防线:音响报警电缆
第五层防线:通电铁丝网
第六层防线:22个碉堡
第七层防线:引导(滑)警犬的电缆(共600只警犬)
第八层防线:6~15米宽的无草坪空地,可以留下逃生者的脚印,埋地雷
第九层防线: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层防线:5米高的路灯
[img]672851[/img]
第十一层防线:武装警卫(共1.4万人)
第十二层防线: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
第十三层防线:空地
第十四层防线:第二层水泥墙,高3.5~4.2米,厚15厘米,能抵抗装甲车辆的冲击
第十五层防线:施普雷河需要在一些地方游泳
水上边界
西柏林城市周围有几条航行水道。西柏林市政厅在边界处放置了一串白色浮标,上面写着“区域边界”。西柏林游轮必须小心保持在西柏林一侧,东侧有民主德国边防军巡逻艇。
东柏林河岸通常有工作,围墙将建在哈弗尔河和湖岸两侧。民主德国居民无法到达这些水域的东侧。在施普雷河的一些地区,水下设置了围栏,以阻止潜水越境者。
[img]672852[/img]
城市地区的水边界没有明确标明。柏林墙在这些地方被河流隔开,边防部队监视水面状况。有时,当一些西柏林船只和游泳运动员误入边境时,民主的德国边防部队会开枪并造成一些伤亡。
管理措施
据1989年德国民主统计,德国民主共和国边防军共有11500名士兵和500名文职人员。柏林驻扎着7个边防军团。还有两个边防军预备队,即GAR-39团和GAR-40团。
每个边防部队的团下属有五个公司,分为先遣、通信、交通、榴弹发射器和炮兵组。过境检查站有时配备侦查组、火焰喷射器、军犬组和水面组。边防中心有567辆装甲运兵车、48个大型榴弹发射器、48座反坦克炮、156辆装甲车、2295辆其他车辆和992只猎犬。
边境部署的边防军将在“加强边境安全”期间增加到2300人。1988年,由于示威和恶劣天气,80天的边境守卫人数高达2500人。
如何建造柏林墙的过程? 建筑的结构风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