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汝思、号宾渠、汉族、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率口(今黄山屯溪)人。十几岁的时候,读书很广博﹐我对书法和数学很感兴趣,一辈子都没当过官。20岁起在长江中起床﹑下游地区做生意。由于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关注数学,拜访名师,收集大量的数学书籍,努力学习,有经验。40岁左右回家,专心研究,参考各种理论,加上自己的见解,60岁时完成了他的杰作《直指算法统宗》(以下简称《算法统宗》)。正如英国李约瑟所说:“在明代数学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在程大位指向算法统宗之前,对现代珠算算盘没有完整的描述”,可以说是集成计算的鼻祖。

人物简介

程大位,嘉靖12年4月初10日(1533年5月3日)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由于商业需要,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和父亲一起出去做生意,和吴楚一起旅行。他遇到了一位“栖通数学家”,他经常造访困难,孜孜不倦。在商务往来中,程大位感受到了传统芯片计数方法的不便,决心编写一本简洁实用的数学书来帮助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不惜重金购买遗书。

40岁时,厌倦了出国旅行,他放弃了商人回到家乡,仔细研究古籍,捕捉著名艺术家的长处。20年后,余明万历(1592)写了17卷《算法统宗》和附录《算法源流》,记录了宋代元丰、绍兴、淳熙以来出版的各种算书,包括《盘珠集》、《走盘集》,惜二书已失传。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这本书被简化了,写成了四卷《算法汇要》,成为后世民间算家最基本的读物。《算法统一》详细阐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完善了珠算公式,收集了古代流传的595个数学问题,并记录了解决方案。它可以被称为中国16-17世纪数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工作。这两部巨作是中国古代最完美的珠算经典,开创了珠算计数的新时代。明末,日本人的毛利可以翻译成日语,开启了日本“和算”的先例。清初,这本书又传入朝鲜、东南亚和欧洲,成为东方古代数学的名字。

人物故居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率口渠东的程大位故居,占地540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主楼朝南,三开间两进(俗称“一脊两堂”),二楼,砖木结构,门楼内外挑檐,曲梁斗拱,马头山墙。西侧是祭祖楼,五开间,靠主楼而建。入口处有一座“宾园”,园内有仿古回廊、草坪和花坛。临宾园原有一条人工水渠,当地程氏后裔称该渠为“宾公渠”,公号宾渠即源出于此。

程大位故居建于明代弘治时期,有500多年的历史。程大位故居占地4000多平方米,于1986年9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由故居祭祖楼和资料馆(秦思堂)组成。、宾园由四部分组成。博物馆收集了4000多份文史资料,包括金、银、铜、铁、锡、石、骨、象牙、泥、陶、玻璃、塑料、种子、海珠等数十种材料。),充分展示了中国第五大发明——珠算的发展和演变
历史进程。特别是程大位先生的《直指算法统宗》和《算法汇要》,为中国珠算创造了新的里程碑。他的《直指算法统宗》于1592年5月出版。这本书广泛传播了300多年,并于1600年传播到日本,开创了日本和计算的先例。日本每年8月8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来纪念程先生。明末,他的书广泛传遍东南亚、欧洲和美洲,为世界珠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

,,,,,,,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与朱棣相比,朱允炆 谁更适合明朝?
  • 明朝的祖先朱迪被公认为最像朱元璋的儿子,甚至朱元璋自己也这么认为。作为明朝的第三人皇帝,朱迪确实为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