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点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是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三个文化点。这三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时期有先有后,相互联系:圣洛伦佐文化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前900年;第二种是拉文塔文化,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前400年;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最新出现,大约是公元前5000年~前100年。奥尔梅克文明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不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布中部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中美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们在社会生活、建筑艺术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强烈的一致性和历史遗产。
[img]671145[/img]
建筑艺术
奥尔梅克人创作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他们用石头建造巨大的宫殿和金字塔,在玉石上雕刻精美,制作了大量的陶器。奥尔梅克人最著名的艺术作品是“奥尔梅克巨石头像”。这些雕刻在花岗岩上的高达10英尺的巨人头像显示了奥尔梅克人高超的技术水平。头像上戴着奇怪的头盔;人脸有非洲人的面部特征。奥尔梅克巨石头像引起了外星人和神秘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文化艺术
通过考古发掘的材料,可以发现奥尔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艺术技能,尤其体现在他们的石雕作品、陶瓷工艺和码头建筑技能上。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著名的艺术品,由整个玄武岩雕刻而成,构思完善,写实力强。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年轻人的头像,重30吨,高3.05米左右,形象非常生动。他的鼻子扁平,嘴唇厚,眼睛半睁,扁桃形,眼睑很重;戴着装饰图案的头盔,遮住两只耳朵。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头像可能是奥尔梅克当时领导人的雕像,也可能是向死者致敬的纪念品。
奥尔梅克人除了雕刻巨大的石像外,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刻许多小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制作各种珍贵的礼品、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在奥尔梅克人看来,玉是最有价值的物品,它代表着“一流的至高无上的尊严”。绿玉所反映的颜色就像滴绿玉米或荡漾的碧波,使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本身的同义词。奥尔梅克人雕刻的小石像晶莹圆润,玲珑可爱。这些玉像大多是裸体直立的面具和五官俱全的面具。有些小人物胸前还装饰着黑曜石做的镜子饰品,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仍然闪闪发光。最值得注意的是,一批灰色、深绿色或绿色的石手斧作为宗教礼仪用具,表面极其光滑。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具有美洲豹头特征的雕像。雕像是人的身材(有时故意表现为儿童的身材),学者称之为“豹人”或“豹娃”。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所以这种神的形象往往具有人和豹的特征。奥尔梅克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而且形成了一种方形、庄严、深刻、圆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典范。后来玛雅人继承了他们的石雕艺术。在玛雅文明时期,整个玛雅地区都有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
奥尔梅克文明早期,奥尔梅克人也制作陶器。主要由灰黄色粗砂陶制成,形状较厚,表面一般无装饰。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陶瓷制造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具有玛雅文化特色的黑色陶器。这种黑色陶器主要是碗和壶,壁仍然很厚,表面先抛光,然后雕刻出具有代表性的图案。
奥尔梅克人在建筑艺术中也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由于生活场所洪水灾害频发,为了防止洪水,不得不在土墩上挖土建墩。考古发掘出两种土墩:一种是圆形或方形的,面积小,往往有几个土墩聚集在一个地方;另一种是长堤,长30米。前者无疑是住宅遗址;根据长堤下出土的大量石头、石斧等石器,后者被判定为工匠集体劳动的棚屋遗址。奥尔梅克人的建筑都是用泥土建造的。不用说,就连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是土垒。拉文塔祭祀台圆形,高30米,底座直径128米,位于广场南端,土壤面积10万立方米,面积5平方公里。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也出现了美洲最具特色的寺庙形式,即在约10层楼高的塔形高台上,有一座宏伟的寺庙。从远处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一座金字塔。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后来继承了这种建筑风格。
[img]671146[/img]
奥尔梅克人辉煌的艺术成就表明,他们已经度过了部落时代,进入了阶级社会。阶级分化已经形成了国家组织。统治者已经开始控制人民的剩余劳动,并能够利用剩余物资使用和支持一批工匠。从一些石刻和石碑上的肖像可以看出,有些肖像穿着华丽的衣服,手里拿着权杖,手指上戴着护节器(握拳时用来增强打击力)。这些人无疑是有权势的人物,很可能是国王或祭司。奥尔梅克人制作了许多“巨石肖像”,但他们生活的地方并不富含石头。制作大型石雕像的巨石必须从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外的图斯特拉山运来。你可以想象这个项目的巨大工作量和大量的劳动力。毫无疑问,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也是由下层民众承担的。巨石运到目的地后,由工匠雕刻而成。由此可见,奥尔梅克人中有等级和社会分工,有国王和祭司(国王和祭司往往是同一个人)、农民和工匠。从某种意义上说,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中的权力政治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经济发展
由于生活区土壤肥沃,雨量极其丰富,奥尔梅克人开始放弃以收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过渡到以耕作作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阶段。玉米、马铃薯和昆诺阿藜是种植作物的主要作物。种植方式为刀耕火种。据研究,奥尔梅克人可能是第一个种玉米的人。公元前800年左右,当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的低地,秘鲁出现文明调查时,“形成”时期的中美文化,包括陶器和玉米种植,已经传播到整个“核心美洲”,包括从中美洲到秘鲁。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中美洲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而奥尔梅克人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在奥尔梅克人创造的基础上,玛雅人继续发展和改进玉米的种植技术,使原始谷物中的杂草成为甜而营养的谷物;玛雅人的肉相对较少,主要是玉米,所以他们声称是玉米人,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为“玉米文明”。除了玉米,奥尔梅克人的主食还有一些肉。从考古发掘出土的遗骨验证来看,奥尔梅克人大多吃家犬和火鸡,还吃野鹿、鱼和乌龟。
奥尔梅克人不仅社会生活丰富,雕刻技艺精湛,而且创造了一定的文化成就。1939年1月16日,一块石碑在特雷斯·萨波特斯出土,石碑正面刻有“点”、由“水平”组成的数字,垂直排列,经破译意为“公元前31年”。石碑背面刻有美洲豹的形象。这个石碑的发现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奥尔梅克人是中美洲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文字和历法的始祖。
文化信仰
宗教:奥尔梅克人主要崇拜半人半美洲虎的神和羽蛇神(Feathered Serpent God,feathered snake,plumed
serpent)和谷神(The Man of Crops)。宗教信仰是奥尔梅克社会的主线,圣洛伦索遗址是宗教仪式中心和居民区的复合体。
文字:一些学者认为拉文塔出土的一些雕刻图案是奥尔梅克人的文字,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城市遗址:圣洛伦索遗址(San Lorenzo) 拉文塔遗址(La Venta):塔巴斯哥位于墨西哥南部(Tabasco)州。
奥尔梅克文明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文化艺术作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