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齐鲁有一个大诸侯国。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毫无疑问,他在整个周朝都很强大,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今天看《孙武》的时候,雨丝对齐国为什么这么强大有点了解。将与大家分享雨丝的经历。
齐国开国之君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吕尚(封神榜上的姜子牙),一个被中国人赞美了几千年的神一样的人物。虽然吕尚为西周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他的封地却非常普遍。当时齐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东边有靠近商朝的东夷(山东半岛有东夷,难以想象)。
吕尚一到齐国就做了三件事,我觉得正是这三件事造就了齐国未来的实力。
[img]672023[/img]
1、吕公在处理当地民俗和周朝礼俗问题时,采取了尊重当地习俗、适当辅以周朝礼法约束的政策。齐国封地相对偏远,当地居民受正统礼俗影响较小。同时,生活环境差,许多礼法实际上不适合齐国。为了达到即时教育齐民的效果,吕公简化了周礼,使其能够适应当地人的习俗,当地人可以接受,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当地人的一些坏习惯。
在处理商朝遗民和其他接近商朝的民族问题时,如果他们满足于周朝的统治,他们将平等对待。如果他们反抗,吕公并不软弱。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东夷分支莱夷人对齐国的统治不满意,开始反抗。吕公在听到这个消息的那天派兵平息,很快就有了效果。硬的时候硬,软的时候软,齐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二、同样偏僻,齐国经济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公走访了齐国各地,终于发现了齐国的优势。齐国邻海,产盐多,渔业也发达。然而,有一个问题,虽然齐国有很多盐和鱼,但这些东西在当时齐国的条件下是卖不出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公到达封国后,不顾休息,带着周王分配给他的军队开始修路。同时,他还鼓励齐人做生意。经过几年的奋斗,齐国已经到达其他诸侯国。齐国的商人在诸侯国之间徘徊,齐国的盐和鱼不断运到西周各地,齐国成为经济强国。
第三,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吕公和吕公的追随者不是齐国人,他们都是外国人。在齐国,贵族背景不多,有好有坏。缺点是没有这些贵族,他们就无法从上层社会得到帮助。例如,齐国的邻国鲁国是周王室的宗室,鲁公的父亲周公当时在西周执政。只要鲁国有任何需要,周王室基本上就会满足他,而齐国只能自己做任何事情。
优点是,由于没有贵族,吕公只能从平民中选择有才华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齐国“举贤尚功”,用人不看出身(其实出身好的人不多),只看能力。如果用人不看出身,齐国的选拔范围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因此,齐国一直是人才的巅峰,没有出身的限制。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当官,开辟上升的渠道,齐国人也更容易学习和进步。
吕公在齐国的这些政策对齐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齐国的经济逐渐好转,社会氛围就像一个大熔炉。具体来说,齐国人的氛围(现在山东人也很直率),喜欢讨论,容易接受社会变化,更喜欢新事物,提倡三人必须有我的老师,选择好人。
与此同时,齐国的政治家大多来自平民。他们的政策更适合当地的民间习俗,注重实际效果,不太注重形式,也不急于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齐国人提倡实用技能,特别是在学术方面,几乎所有的学术技能都与实用技能有关。这种习惯一直影响着后代,直到现在。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工作考试》中,作为齐国政府大力推荐的工具书,《工作考试》记录了当时齐国六大类数十种工种的相关知识,甚至记录了一些合金属含量。最重要的是指导农业。雨丝认为这些东西比四书五经更重要。不幸的是,我们未能优化这方面的发展。
齐国有很多名人,如管仲、晏莹、孙武等。,而这些名人的思想和齐国一样,实用性第一,兼容各家的思想。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齐国最重要的是他的军事能力。不用说,吕公本人作为西周的军师和周武王的尚父,为西周的建立做出了无数的贡献。据史书记载,他看到了三次雨丝。第一次,他帮助周文王平定了西周的民族,稳定了西周的边境,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对待商业士兵。
第二次,当周武王出兵攻打商朝时,武王的坐骑被雷吓死了。周武王等周朝官员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不应该再出兵了。然而,吕公力排众议,用商朝让人不聊生。武王应该解决民生在水火之中的原因,说服武王。
第三次是周兵到半路时,周兵的船坏了,大家都觉得不吉利,刚出师就不好。吕公告诉武王,他想为父亲报仇,所以他不能放弃一点挫折。登陆后,他命令大家摧毁船只,然后死去。
春秋霸主齐桓公实行寓兵于农的制度,使齐国全民皆兵,军事能力更强。据《左传》记载,齐国对外作战的国家有30多个,几乎遍布周朝所有诸侯国,连晋、楚、秦也不例外。《孙武》作者说,齐国是唯一一个能从西周初到战国晚期影响世界局势的大国。
事实上,齐国的这些政策不仅使齐国强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所有强大的统一王朝都受到他的影响。例如,秦朝以后的汉朝表面上尊重儒家思想,但实际上与法家、道家和儒家思想兼容。典型的代表是中兴通讯之主汉宣帝。
封建社会中兴通讯的唐朝将兼容性发展到了极致。在当时的长安,异族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唐初中期,许多著名的将军和名人都是少数民族,李世民也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不幸的是,虽然历代王朝在就业方面在某些程序上不计其背景(科举制度),但他们在学术上过于推崇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学,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成就。除了儒家思想,其他学术都是劣质的。
最后,综上所述,齐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保障下,因地制宜,任人唯贤。说出来只是一句话,但做起来不一定。中国历史几千年,真正做到的皇帝不多,能做到的部分都是明君。
齐国是如何变得强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