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李典(生卒年不明),字曼成,山阳郡巨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是曹魏的将军。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两军作战。李典带领家人和部队运输粮食布,帮助曹操。袁绍被打败后,曹操任命李典为将军。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李典与曹操一起征服韩遂、马超,曾在道东原扎营。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曹操自合肥归还,李典、张辽、乐进驻合肥,并在合肥战役中击败曹操。所以,问题来了,李典作为曹魏大将,为什么不进入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呢?
[img]671258[/img]
一
@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阶段,最著名的武将组合应该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分别是蜀汉五虎上将。相应地,曹魏的“五子将军”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骑将军张和后将军徐晃。对李典而言,之所以没有进入“五子良将”的范围,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李典官在36岁时去世,直到破虏将军。继位后,魏文帝曹丕追溯了王侯的头衔。
[img]671259[/img]
二
因此,对李典来说,36岁就去世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英年早逝,李典的战功可能不足,至少不如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合等曹魏将领。在此基础上,李典最后的官职只是“破虏将军”。汉末三国时期,“破虏将军”属于杂号将军的范围。在武将官职排名上,杂号将军是官职和地位相对较低的武将。@ 对李典而言,官至破将军,在武将官职上无法与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合、后将军徐晃相比。
[img]671260[/img]
三
蜀汉五虎将军赵云在三国历史阶段,长期以来也是“杂号将军”。然而,赵云在后期逐渐晋升为征南将军和镇东将军,这也是他能够进入蜀汉五虎将军的重要原因。与赵云相对应的是,如果李典36岁没有去世,能够在后期继续立功,也有进入曹魏五子良将的可能。另一方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李典年轻时好学,不爱打仗,于是拜师读《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更重要的是,将军李典也深知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尊重优雅,尊重博学之士。
四
@ 与张辽、张合、乐进、于禁、徐晃等武将相比,李典更像是儒将。对李典而言,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尊重优雅,尊重博学之士。此外,在李典的职业生涯中,他多次守卫或安抚一方。虽然他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些成就并不比战场前线的成就那么明显。再加上李典谦逊的性格,李典的成就不是很耀眼。例如,在合肥之战中,李典坐在合肥,而张辽率领威震逍遥津,这自然让很多人把功劳算在张辽身上。总的来说,儒将李典,想必自己也不在乎是否进入曹魏的“五子良将”。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为什么李典没有成为曹操的五子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