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子(前518-约前5世纪中期),孔子的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家圣贤。它的家是有的,名若,字是有的,云字是有的,这是未知的。
生日时,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43岁,前508年;而《孔子家语·72弟子解》则是33岁,前518年。相比之下,《家语》的材料比较原始,所以前518年就是这样。
卒年,史无确载,只有《礼记·檀弓》记载“如果有葬礼,悼念公吊,子游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执政期间。悼念公是悼念公的儿子,前466-前429年执政。如果死亡大约在前五个世纪中期。
[img]670154[/img]
重要事迹
据《孟子》、据《史记》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钦佩孔子,因为他们看起来像孔子,所以他们聚在一起推荐他们为老师,并以老师为礼。但很快,弟子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他们都不能回答,他们就被赶走了。
如果是大家推荐的老师,说明确实有突出之处。据《孟子》记载,如果有人认为孔子就像人群中的“麒麟对动物,凤凰对鸟,泰山对山,河海对贫瘠”,声称“出于其他原因,它是出类拔萃的,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盛在孔子身上。”可见是对的。所以孟子所谓的“像圣人”,不是指长相,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人聚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候。墓位于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代墓杰,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以肥城七十二代孙继承,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非常想念他。他非常尊重他,因为他的言行看起来像孔子。所以大家一起推荐他当老师,尊重他就像当年对待孔子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即死,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和并立为师,师如夫子。”
[img]670155[/img]
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谐,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理论。但也辩证地讨论了礼与和的关系。他说:礼物的应用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可以考虑损益,从容中和。但是如果一切都遵守礼规,有时候也行不通。盲目地使用和,而不是礼物来规范,也是不可能的。《史记》还载道:“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些不好,知和而和,不礼貌,也不可行。有子去世后,埋在肥城,陆悼公曾向他哀悼。
有子努力学习,看书时担心睡着,用火烧手。荀子在《荀子》中提到:“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自忍,未及好。”
有子:孔子的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家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