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中,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继承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衍化。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以太平道、五斗米道命名的道教组织。祖天师张道陵正式成立教团,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道教是多神崇拜,尊敬的神仙是道教对“道”信仰的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有3万多名居住在观道士。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在全国注册开放的宫观有2000多座。
[img]670891[/img]
道教是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的方仙道。它是一种崇拜许多神的多神原始宗教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追求永生、成仙、帮助世界和拯救人民。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中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虽然道教从战国时期就是百家之一,但道教神化了原来的道德哲学家。教团直到汉末才出现,益州(今四川)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到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朝的祖先,唐朝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img]670892[/img]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念,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一种以儒佛为主的理论理论,寻求相关实践成为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道”为最高信仰,逐渐形成的,继承了方仙道、黄老道、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行方法。主要以奉太上老君为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修仙境界的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中国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种:服用仙药、外丹、炼气引导、内丹修炼,通过道教科仪和自身法术修炼等仪式成为神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