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粮食往往不够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苏联,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苏联作为冷战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实力雄厚,连美国都要让他三分。苏联在鼎盛时期曾在战略态势上压倒美国,使美国不得不采取防御措施。然而,苏联如此强大,但它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食物不足。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国内平原广布,沃野千里,苏联机械化水平很高,怎么看也不像粮食不够吃。沙俄时代,沙俄也是欧洲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为什么到了苏联时代粮食就不够吃呢?

[img]670733[/img]

@ 苏联粮食短缺与苏联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苏联虽然面积辽阔,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但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根本不适合种植。即使是适合种植的东欧平原,由于光照和热量不足,苏联大部分农产区每年都成熟一次,种植的作物也是耐寒作物,如玉米、土豆和小麦。尽管俄罗斯有许多平原和肥沃的土地,但粮食产量并不高,至少与其丰富的耕地资源不匹配。事实上,如果苏联像印度一样一年三熟,整个欧洲的粮食供应都没有问题。

[img]670734[/img]

当然,苏联虽然受自然条件影响产量相对较低,但土地资源多,机械化水平高,粮食总产量不大。1987年,苏联粮食产量高达2.114
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亿吨
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10.9%是世界第三大粮食生产国。苏联的食物不够吃,至少让自己的国民吃饱饭不是问题。但苏联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化水平很高,生活水平不低,实行国民福利,粮食需求量很大。人们不仅要吃食物,还要喝酒、吃肉、喝牛奶,还要吃各种副食品。随着消费的升级,许多谷物不仅被用来生产酒精和其他产品,而且还被用作饲料,以满足国家对副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使谷物不足以食用。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但也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食物,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生产酒精、汽油、饲料和其他产品,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表现。

总的来说,苏联的粮食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然而,随着消费和生活的升级,粮食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部分粮食来弥补缺口。一般来说,这种国内生产和少量进口的方式没有大问题。然而,苏联人雄心勃勃,总是想与美国竞争,疯狂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力量,导致国内农业生产被忽视,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人为粮食短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联人想一蹴而就。他们在中国辗转反侧,呼吁全国人民种植玉米,搞集体农场。因此,粮食产量没有增加,反而造成了农业危机。苏联人别无选择,只能出国买粮食。慢慢地,苏联的粮食消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苏联通过进口粮食解决国内人的饮食问题自然是非常危险的。当美苏关系缓和时,问题并不明显,但当美苏关系紧张时,矛盾就会加剧。

[img]670735[/img]

20世纪80年代,由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长期竞争,苏联的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石油价格的暴跌直接导致了苏联的债务。但是吃饭的问题不能耽误。苏联不得不卖黄金出国买粮食,但没过多久,苏联就没钱买粮食了,粮食危机彻底爆发。由于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苏联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人们不得不在清晨排队买面包。后来排队买不到面包,人们走上街头抗议,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强大的苏联被国民抛弃了。粮食生产是一个大问题,不容忽视。即使一个国家再发达再强大,老百姓也不能饿着肚子吃饭。苏联的教训非常深刻,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为什么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粮食往往不够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粮食往往不够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 晚清末,汉臣左宗棠 连俄罗斯人都害怕的雄狮
  • 74岁的湘人左宗棠在光绪11年7月27日清晨停止了最后的呼吸。 接到葬礼后,慈禧太后的心情很复杂。“中国不能一天没有湖南,湖南...

  •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有何作为?
  •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主持了多项改革,不仅是对当时的俄罗斯帝国,也是为后世做出了...

  • 元帅托尔布欣:解放者和终结者
  •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Фёхин(1894.6.16-1949.10.17),参谋出身的苏联统帅,胜利勋章获得者,二战期间的南方面军,乌克兰...

  • 巨大的压力会导致白发。科学家是如何找到初步答案的?
  • 也许你对这些现象并不感到惊讶:随着高考的临近,一些学生逐渐长出白发;一些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就职前头发是黑色的,但在就职...

  • 卡古尔河战役的起因是什么?发生在什么背景下?
  • 俄土战争发生到1769年,俄罗斯在德涅斯特罗夫斯科-布良斯克的主战场上集中了两个军团:基辅地区的第一军团、聂伯河和克列缅楚...

  • 美国只炸毁了两个日本城市,让苏联来到今天的地图上没有日本,都在海底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德国站在同一支球队,但德国实力雄厚,军事实力突出。许多国家不敢激怒他,日本作为他的盟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