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以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而闻名。但在欧洲国家看来,达喀尔是连接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重要战略枢纽。
[img]670934[/img]
非洲最西端的地方是达喀尔的佛得角(不是岛国的佛得角)。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欧洲船只必须经过南非的好望角才能前往亚洲和大洋洲。但在好望角之前,船只会在达喀尔休息,供应粮食和草。当欧洲船只前往南美时,他们通常会选择达喀尔作为中转站。
1857年,法国出兵占领达喀尔,看中了达喀尔的特殊战略地位。法国在西非有许多殖民地,而达喀尔是法国在西非最重要的城市,法属西非首府在达喀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法国为了争夺达喀尔而大打出手。
两个法国?
你说得对。一个是维希法国,代表人物是贝当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雄和二战中的罪人。它被称为维希法国。1940年7月,贝当将傀儡法国首都迁往里昂西北部的小镇维希。
另一个法国,被称为自由法国,代表戴高乐。法国沦陷后,戴高乐不愿意成为国奴,带领部门退到伦敦。
现在看来,维希法国当然是德国控制的傀儡国家,自由法国是正统的。但在当时,特别是西非和殖民地,情况恰恰相反。
法国属于西非,分为许多殖民地。当德国占领法国的消息传到西非时,法国殖民地的管理者必须在两个法国之间做出选择。维希法国是德国的傀儡,但它控制了当时的法国总部,至少在当时的西非殖民地看来,它更接近正统。至于自由法国,住在英国伦敦,我不知道下一顿饭的钱在哪里。
两个法国都必须争取西非殖民地认同自己。这对戴高乐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戴高乐能控制西非,就能弥补失去法国带来的供给和战略空间的困难。如果贝当想消灭戴高乐,他还必须控制西非,让戴高乐成为无水之鱼。
两个法国都派代表去西非殖民地游说。显然,维希法国更有优势。法国殖民地那么多,只有两个人认为自由法国是法国正统的:喀麦隆和赤道几内亚。其余的法国是西非殖民地,都认为维希法国是正统的。
达喀尔可以说是西非的门户网站。戴高乐必须先赢得达喀尔才能夺回西非。此外,达喀尔还储存了大量黄金,这也是戴高乐攻击达喀尔的重要目的之一。
戴高乐得到了盟军的支持,盟军派出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和十几艘军舰来收复达喀尔。戴高乐派人去维希法国驻达喀尔的总督那里谈判,希望他放弃秘密。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东西呢?就像鸿门宴会后落魄的刘邦投降西楚霸王项羽一样,他完全梦想着。
维希法国总督拒绝了戴高乐的劝说,所以他不得不战斗。维希法国不怕戴高乐。他们拥有先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主要由这艘船组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盟军和戴高乐仍然低估了维希法国驻西非军队的实力和抵抗意志。戴高乐派出战斗机强行登陆达喀尔机场,全部被捕。就连戴高乐本人也差点被维希法国驻西非军队活捉到。他的船被维希送上炮弹以示“慰问”。
盟军的火力并不弱。他们不断轰炸大西洋沿岸的维希炮台,但维希有足够的弹药和强大的后勤保障。盟军多次尝试着陆,但都失败了。更不用说盟军登陆失败了,他的几艘军舰被维希的炮弹炸成了碎铁。戴高乐派人在达喀尔的广播劝说没用,也没人理他。
盟军和戴高乐越打越没脾气。如果他们继续折腾,他们将不得不赔钱。盟军认为,重点应该是在欧洲与德国打交道。只要他们打败德国,维希法国就会投降。维希法国结束了,他们在西非的殖民军自然没有抵抗盟军的力量和意志。
综合考虑,盟军撤离达喀尔。1940年9月2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终止计划。战前自信的夏尔·戴高乐将军沮丧地回到伦敦。这场战斗的失败对戴高乐原本高大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幸运的是,戴高乐最终赢得了法国历史,巨大的荣耀可以毫不费力地掩盖他在达喀尔的失败。但话说回来:胜利和失败是军事家常见的事情,失败不会掩盖戴高乐的伟大。
戴高乐在法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攻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