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寿不仅医术出众,而且文人风骨。与当时文人朱右、戴良、丁鹤年、宋连、宋禧等交往密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秘书刘仁本驻军余姚,对滑寿十分敬重。在他的《羽庭诗集》中,有:正月望前一夕,他和滑伯仁一起炼药。诗云:“委羽山鹤堕羽,老仙为我制颓龄;人没有金石千年寿,药有丹砂九转灵;候熟鼎墟分水火,吞朋友走风霜;轻身已经得到了刀圭的秘密,不要问昌阳和茯苓。“明史”称滑寿:“年七十多岁,容色如童茹,行走矫快,饮酒无算。戴良题滑寿如赞说:“貌不加丰,体不加长,英英奕奕,其学也昌。”
从马渚的走访中了解到,滑寿原姓刘,因从医改名易姓,在淮南称滑寿,在吴中(今江苏)称伯仁氏,在鄞城(今宁波鄞州区)称樱宁生。
[img]669405[/img]
樱宁,是道家所追求的修养境界,所谓心平气和,不受外界干扰。据《绍兴府志》记载,叶逢春云:“寿盖刘文成基之兄;易名为医。文成既舟,当劝之仕,不应该去。“这意味着滑寿可能是刘基(刘伯温)的哥哥。刘基是明朝开国的英雄。他去余姚看望滑寿,劝他弃医从官。滑寿重视气节,以元朝遗老为己。刘基劝说无效,不得不回北京。洪武八年四月,刘基病逝,滑寿赋《望卷悲》十章,采办祭祀所需的蒿草赴京奔丧。据说滑寿是刘基同母异父的兄弟,大概是有实证的。
《孟子·离娄》记载:“舜生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史家认为“诸冯”就是马渚。马渚一地,以容纳滑寿而有荣;名医滑寿,以栖居马渚而有幸。@ 在晴朗的天空下,以滑寿朋友的两首古诗作为马渚之旅和本文的结尾,向600年前的一代名医致以深深的怀念。一首是诗人宋熙的《重过倪氏深秀楼怀滑伯仁》:“滑公江海客,经常去贺家溪。采药行云际,吟诗过水西。另一首是戴良的《九灵山房集·怀书樱宁诗》:“海说苍凉两发,异乡漂泊已久。想为散水留官道,托长桑说上池。书人怎么知道蜀客,韩公卖药世偏知。路上也是伤心的人,只合相关赋予小米离。”
[img]669406[/img]
根据考试,滑氏的描述非常丰富,包括《读素问钞》三卷、《难经本义》二卷、《十四经发挥》三卷、《本草韵合》、《伤寒例钞》三卷,《诊家枢要》一卷,滑氏脉诀、《脉理存真》、《樱宁生要方》、“医学引网”、《樱宁生补泻心要》各一卷,《医学愚事书》五卷,《滑氏方脉》、《滑氏医韵》、《麻诊全书》四卷,《痔瘘篇》、《滑伯仁正人明堂图》等17种。
如何评价滑寿?他是什么样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