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吴有性的理论对后人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他是明朝医学的曙光?

明代熟悉的科学成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几乎所有受过中等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两个。但还有两个重要的科学成果,专业人士很少知道。一是朱载宇计算了12个平均法;二是吴有性发现了新的病因。不幸的是,这两个结果在清朝都被不同程度地扼杀了。

一、明朝医学的新曙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传统本草学的延伸和完善。它不仅现在受到重视,而且当时也受到了很多赞扬。由于否定了传统的病因理论,吴有性的瘟疫理论在清朝受到了很多批评。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将致病原因归咎于所谓的“七情六淫”。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是指内在的心理因素;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主要是外部气候因素。瘟疫在明末流行。在医学实践中,吴有性发现瘟疫的病因不是气候因素,而是一种“杂气”。杂气病与气候寒暖无关,病情更严重。他称这种气为“怒气”或“怒气”。这种气,“其来无时,其无方”“各随其气而为诸病”(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也就是说,这种气有很多种。疾病有很多种。以前认为麻风、中风等是风,其实不是风;以前认为疮痈、肿毒、痘疹都是火,其实不是火;以前认为霍乱、疟痢是暑,其实不是暑。根据传统的风、寒、暑、湿等方法,没有一种能起作用。他们生病的原因不是气候因素,而是杂气。

吴有性详细描述了杂气病的特点,以解释杂气病,而不是所谓的风、寒、热、湿病:

1、 杂气不在“六淫”或五运六气之内;

2、 无论老少强弱,遇到它都会生病;

3、 杂气病不是先侵入皮肤,然后从表到内,而是从口鼻进入;

4、 侵犯的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去表不远,靠近胃。是表里的边界,是半表半里。”;

5、 杂气致病,有的中之发,有的要等机会。比如“遇到饥饿饱劳,忧愁愤怒,正气受伤”才发作;

6,、杂气引起的疾病不同于伤寒。伤寒发热恶寒,只热而不恶寒。类似疟疾,但疟疾不传胃;

7、 感冒风寒有外因,杂气引起的疾病为“时疫”,无感冒风寒外因;

8、 杂气引起的疾病会传染;

9、 杂气引起的疾病可以不治自愈,医生经常冒功;

10、 杂气虽然也是天地之气,但实际上是方土之气。它从地上升起;

11、 有某种杂气,就有某种疾病;

12、 牛瘟、猪瘟等动物病也是由杂气引起的。有时猪病和牛不病,可以看出它们感染的气体也不同;

13、 传统的汗、下、吐三法治不好杂气所致。

[img]669782[/img]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吴友也很难对杂气引起的疾病的特征更加挑剔。特别是他指出,杂气往往比六气引起更多的疾病,而杂气往往发生在饥饿和寒冷之前。这种情况表明,六气之后,真正的病因是杂气。如果我们能区分杂气的类型,找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那将是新医学的曙光。

然而,瘟疫论持续了两年后,吴有性遭受了亡国之痛。他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未知。新王朝有新的需求和新的学术氛围。吴有性对瘟疫的新认识和治疗瘟疫的新方向几乎被打断。

二、清朝明代医学新曙光的熄灭

清朝编辑了《四库全书》,收入了《瘟疫论》。然而,编辑们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杂气”。这本书的摘要仍然认为吴“以四时不正之气为瘟疫”。换句话说,吴有性发现的“杂气”仍然被描述为传统的气候因素,如“五运六气”。然而,吴有性的“杂气”与气候因素无关,只与地区有关。

《四库提要》没有介绍吴有性的“杂气”理论,只介绍了吴对发病过程和症状的描述。然后说:

在所谓的数百瘟疫中,偶尔会有一种伤寒;在数百人的伤寒中,偶尔会有一个阴证。不可避免的矫妄过直。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数百场瘟疫都是伤寒。几乎没有一位富有研究精神的乾佳学者愿意调查吴有性的结论,《四库全书》的编辑也不理解吴有性的结论。随后,《四库总结》搬出了古人衡量是非的标准:

但古人以瘟疫为杂证,医书常附见,不立专门。或误解“素问”“冬伤寒,春必病温”的文章,妄施治疗。

事不师古,又妄施治疗。这可以说是对医生最严厉的批评。还有,吴有性的文章也写得不好:

这本书不太解读,就像笔录一样。

《四库总结》经常为许多科学辩护,认为专家不需要论文的优缺点。然而,对吴有性来说,这是另一种待遇。它对吴有性的厌恶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四库全书》的编辑承认,《瘟疫论》的出现,使得治疗瘟疫的人“有绳墨可守”,可谓“有功于世”。一方面,他尖锐地批评瘟疫论不合古,甚至妄施治疗。这种矛盾反映了当时医学界复古尊经的严重倾向。这种倾向使吴有性瘟疫理论逐渐淹没在传统的七情六淫中。100多年后,欧洲大陆巴斯德发现细菌是致病原因,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医的面貌。


吴有性的理论对后人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他是明朝医学的曙光?吴有性的理论对后人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他是明朝医学的曙光?

,,,,,,

  • 明朝什么时候建立了西厂? 与哪位皇帝有关
  • 明朝有一些其他朝代没有的东西,比如当时的东西工厂,西工厂是在明宪宗时期建立起来的,它的定义是一个特务组织。当时,该组...

  • 明朝四位内阁首辅应该如何排名?谁更好?
  • 标题中列出的四个人都是明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时期内阁的首辅,代表了明代阁体隆重、阁权高涨的四个高峰(应加一个夏言...

  • 于谦有多正直忠诚?他的死感动了太后,也感动了敌人
  • “千锤万凿深山,火烧如闲。”这是于谦《石灰吟》中的一首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先成就它的伟大事件,我们必...

  • 明末空前浩劫的鼠疫有多可怕?
  • 明末,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来到鼠疫。这场灾难是压倒曾经强大的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一位权威的历史教授提出了“老鼠死亡...

  • 明朝不缺物资。为什么士兵守城时很少用火?
  • 历史上,明末三顺王还没有投敌,就不怕敌人攻城。如果有堡垒,袁崇焕等人会不动脑筋,想把辽东修满堡垒,这样就不怕后金,搞...

  • 为什么同样的特务机构设立东厂和西厂? 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 在明朝的历史上,我们都知道锦衣卫的存在。他们是皇帝手下最忠诚的耳朵!其中,东西工厂是皇帝创办的特务机构。他们基本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