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来到鼠疫。这场灾难是压倒曾经强大的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一位权威的历史教授提出了“老鼠死亡”的观点,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那么这场鼠疫到底是什么境界的恐怖,竟然能轻易摧毁一个鼎盛时期呢?隐藏着什么样的人类悲剧?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看一看。
[img]664789[/img]
明末,旱灾频发,统治者绝望,甚至到了求雨的地步。然而,这是没有用的。万历年间只发生了三次大型旱灾,每一次旱灾都引发了可怕的鼠疫,尤其是崇祯十四年前所未有的旱灾,持续了四年!正是这次大型鼠疫彻底摧毁了明朝!
这场大旱灾导致大量难民外出逃跑,人们不吃逃跑,老鼠不吃,也想逃跑救生,所以难民迁徙到其他地方,寄生在老鼠鼠疫杆菌传播给数百万难民,所以传播到更远的地区,最终影响全国。
有人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在崇祯十四年夏季炎热的夏天,数千万只老鼠突然出现在中原内陆地区。他们有序地咬着对方的尾巴,成群结队地穿过河流,进入安徽、河南等地区。
在干旱期间,庄稼没有收获。受不了饥饿的难民开始挖杂草、啃树皮和煮树皮汤。后来,杂草消失了,树皮变亮了,没有草。难民们去挖老鼠的洞,寻找隐藏在洞里的食物来满足他们的胃。后来,老鼠的洞被挖出来了,最后他们去吃死老鼠的尸体,最终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瘟疫的爆发。大同开始爆发鼠疫,迅速蔓延到山西所有地区,然后疯狂蔓延到山西周边省份,在崇祯十年传播到陕西,也就是李自成的家乡。
鼠疫给其他地区带来的灾难不亚于大同。感染鼠疫的难民表明,腋窝或大腿上有一个硬袋。然而,出现呕血症状时,所有药物都无济于事。他们将在一天内死亡。即使病人的亲戚朋友幸运地活着,他们也不敢哀悼。然而,更多的家庭死亡,没有人埋葬,在街上死亡。遇到旱灾和恐怖的鼠疫,不仅要忍受饥饿,还要防止感染。民间街道像地狱一样死气沉沉,气氛极其恐怖,甚至人吃人的悲剧终于出现了!
同年7月,北京也难逃一劫。鼠疫蔓延到北京。不到三天,一半的北京人死于鼠疫。不久,鼠疫又蔓延到天津。许多人中午感染鼠疫,晚上死亡,一些几十口之家死亡。崇祯十六年,鼠疫进一步恶化,恐怖鼠疫同时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爆发,病人吐血染红城市街道。北京每天死亡的人数达到万人,运送棺材出城安葬的队伍堵住了城门。
北京大部分死于鼠疫的人都是小贩、劳工和大量士兵,甚至城里的花子都死得干干净净。在这种悲惨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反而增加了税收,命令全国各地的官员尽一切努力强迫人民尽一切努力交税,于是农民大起义爆发,其中最著名的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
李自成的军队直到崇祯十七年才被杀到北京城外。这时,北京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已经是“活地狱”了。北京的守军大多死于鼠疫,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现在能骑上好战马的5万匹不到1000匹,守卫城墙15万个堆口的士兵只有5万,也就是说一个士兵要守护三个堆口。此外,这5万名士兵在鼠疫后幸运地生存了下来。他们饿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抽不起鞭子。
正是这样,李自成的50万军队进攻了北京。虽然这支农民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但战斗力极差,多次被官军杀害,尤其是宁武关大战。虽然李自成赢了,但他被几千名守军杀死了近8万人。李自成率领的50万“乌合之众”,即使占领了当时无生机的北京城,也要花两天时间才能攻下。可以说,如果这场鼠疫没有迫害北京那么惨,李自成根本不可能攻占北京,连北京的边都打不到。
在我看来,明末前所未有的灾难其实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与李自成进攻北京的原因无关。这场可怕的鼠疫是真正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鼠疫席卷的地方,没有草,到处都是尸体,人们害怕,就像地狱一样可怕,让听众害怕,让观众害怕!
明末空前浩劫的鼠疫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