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字明之,真人(今河北省正定),晚年自称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医史上“金源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医“脾胃理论”的创始人。他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在五行中,脾胃属于中心土,所以他的理论也被称为“补土派”。据《元史》记载,“高龄好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高捐千金从此学”。
李高,字明之,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他家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真实的(今天的河北省),因为真实的汉初被称为东源,李高晚年,学习张元素,独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了“脾胃内伤,各种疾病”的观点,形成了独特的脾胃内伤理论。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在五行中,脾胃属于中央土,所以他的理论也被称为“补土派”。
[img]669763[/img]
李高从小天赋聪明,沉稳安静,爱读书。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父母也是崇文好读的人,与当时的名人雅士有着密切的交往。他的家庭是当地的富裕家庭,富有,李高虽然出生在富裕家庭,但生活严谨,行为诚实,受人尊敬。李高二十岁时,母亲王氏病卧床不起,后来因众医杂治而死,李高痛悔自己不懂医而失去了生母,于是立志学医。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地区的名医,李高急于求医,不惜离乡400多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借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李高“尽其所能,益加阐发”,名声超越老师,成为一代医生。当病人来看医生时,他总是先诊断脉搏,识别脉搏图像,然后诊断,告诉病人他们患有什么疾病,然后从医学经典中引出经文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证明他们的诊断与医学经典的讨论完全一致,直到病人被说服,拿起笔处方。经过多年的临证,李高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各科疾病都可以诊治,当时的人都把他当神医。
[img]669764[/img]
李高在脾胃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理论,因此后人称之为“补土派”。由于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念义,后世宗的说话者很多。据说他的学者不仅有他的门人王好古和罗天一,还有明朝以后更多的私人淑女,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子、叶天士等。这充分体现了李高学术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
李高: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理论]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