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和网络论坛上,关宁铁骑在明末是不可战胜的。袁崇焕精心训练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八旗军的克星。在北京的防御战中,900名关宁铁骑突破了10万8名旗军,有些人甚至称关宁铁骑为历史上十大骑兵之一。
不幸的是,网络小说中的关宁铁骑与历史相去甚远。事实上,真正的关宁铁骑是可怕的。历史上从未有过所谓的“关宁铁骑”军队。这个词出现在清朝的野生历史上,纯粹是后人的附会。关宁军的人员组成并不完全是辽东的汉族。许多历史资料表明,关宁军有大量的夷山。
《明季北略》更明确地指出,“降夷者,近为清朝所逼,归中国”。
[img]669196[/img]
这些人大多是被满清压迫前往明朝的蒙古人,主要是桑昂和那木气。这两个部落是当时辽东总兵官祖大寿所属的。他们主要是祖大乐和祖宽,都是祖大寿的家人和仆人。这支部队实际上是祖先的军队,与明朝的朝廷无关。这一传统从早期的李成梁时代就播下了种子。关宁铁骑的前身辽东铁骑是李成梁家族的私人军队。
相比之下,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是一支忠于朝廷的军队,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辽东军阀的私人军队在防守战中确实更可靠。毕竟,如果他们不能保持它,他们的家就会满了。
宁远大捷,锦州大捷,关宁军作战勇猛,击退八旗军,立下大功。但在进攻战中,关宁军的表现非常糟糕,自己的变化,
面对破关而入的八旗军,关宁军只是跟着,拦截不力。最后,八旗军兵在北京城下大肆掠夺。
据《明西宗实录》记载,天启五年来,孙承宗主动攻击后金。在柳河战役中,700名关宁铁骑和800名步兵被不到100人的八旗军击败。教练、先锋和监狱军队全部死亡。据估计,损失超过100人,并被捕获670匹马。
战后,兵部派人核实,发现原本号称十万八千人的关宁军,只剩下五万七千人。缺少的五万人不知道是在之前的战斗中丢了钱,还是被空薪吃掉了。作为关宁军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出击并与后金作战的战例,这种战斗力甚至低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在明朝与满清的交锋中,每一次失败的闪光点,都来自外国客军。萨尔浒之战表现最好,刘挺挺率领的川军是八旗军损失最大的。而且李如柏部著名的辽东铁骑,却不战而退。
浑河之战,5000白杆兵和3000戚家军,面对6.8万期军,3万辽东军前往救援,被皇太极2万人轻易击败。从那以后,他们拒绝救援来自四川浙江的同胞。在绝对优势敌人的攻击下,白杆兵和戚家军仍然拼死拼搏,直到他们弹尽粮绝,杀死数千人。
后来,宁远大捷和锦州大捷的精彩战斗也由外人满桂和赵率领。在大凌河之战中,关宁军总兵吴翔率先逃跑,导致全军覆没4万援军。在松锦决战中,明军被清军包围,数百名秦军一路冲向皇太极。吴三桂的关宁军在晚上率先逃跑,最后13万明军被摧毁。
关宁军拿全国最好的待遇,配备最好的装备,整天躲在城墙后面,不想收复失地,却安心发国难财。
在几次会议战争中,四川军队和浙江军队都有勇气进攻。对此,对辽东基层有着深刻理解的熊廷碧看得最清楚。辽东的问题必须由客军解决,辽军只能用于防御。
揭秘:无敌关宁铁骑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