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盟条约》的由来,笔者在《一类战犯叫参谋》中提到,一开始是驻德大使,后来的甲级战犯大岛浩中将从1938年左右开始背负政府、外务省和德国人。后来政府只能就范,但海军省坚决反对以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为首的三驾马车。事实上,很难说只有这三辆驾驶马车最终能否反对。当时,海军内部的亲德势力蓬勃发展,再加上军队和社会的右翼舆论,更不用说继续反对了。即使是这三辆驾驶马车本身的生命安全也成了一个问题。当时日本社会暗杀成风,杀总理大臣就像玩,谁会在乎这些少将中将。然而,山本56和井上成美并不害怕死亡。他们写了遗书,继续反对,这使得米内光政海相不得不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帮助山本56获得联合舰队司令长的职位,并将其送往海上保护。
诺门罕事件
但那一次,三国联盟条约无疾而终。不是三驾马车的反对,而是日本人发现自己被希特勒冲走了一次。1939年7月,当时关东军的服务部卓四郎和智政信去招惹苏联人,发生了诺门罕事件。他们原本希望斯大林不能全力增援东线,因为他们正在为希特勒做准备。谁知道呢,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卸下包袱的苏联人不仅不需要调动东线部队,还调动了西线部队的来源。关东军打了个满地找牙,第23师团就这样打残了。
这一次,从陆军到政府的脸都挂不住了。平沼奇一郎首相留下了一句名言“欧洲形势复杂奇怪”,辞职了。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提到三国联盟。但是日本人从来没有忘记入伙,那边的德国人也没有忘记拉日本人入伙。1940年9月7日,希特勒通过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派特使斯塔默与日本重谈三国联盟条约。不要觉得奇怪,要么是日本人太贱,要么是德国人脸皮太厚,为什么刚洗完别人又来忽悠?不,情况不同。
[img]668763[/img]
三国联盟漫画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希特勒和斯大林分裂波兰即使在欧洲,每个人都互相宣战,挑边站队,但没有什么大动作。希特勒和斯大林分裂波兰后,每个人都休息了下来。每个人都同意战斗,但没有人采取行动,有些人甚至称之为“虚假战争”(PHONY
WAR)”。
然而,到1939年底和1940年初,希特勒和斯大林又开始行动了。斯大林发动苏芬战争后,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希特勒也发动了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如果这些还是小动作,1940年5月之后,战争真的成了现实,希特勒突然教会了世界上一个新名词:闪战。
闪击波兰
从5月10日开始,希特勒突然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使虚假战争成为现实。接下来是荷兰5月14日投降;布鲁塞尔17日沦陷;5月底,敦刻尔克的奇迹因德国人的错误而出现,而法国首都巴黎在6月10日落入纳粹魔爪,德国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军部和政府中最受欢迎的词语是“不要错过公交车”。德国人打得这么顺利。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他们是否应该加入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他们应该尽快加入合作伙伴关系。太晚了。人们愿意带你去玩还是问题?海军自然会从反对转变为赞成。
恢复历史真相,[三国联盟]是如何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