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没有家族背景,但他可以从一个小山村走到东汉的大殿堂,这也证明了他有非凡的能力,也可以抓住机会,但他成功的背后必须有家族力量的支持。在《后汉书》之后、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关于他的传记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痕迹。这些痕迹表明,汝南袁氏在董卓仕途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卓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把东汉都城从洛阳迁回长安。而且在迁都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坏事,包括强杀富人、烧毁洛阳城、挖掘皇室祖坟等。其他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原谅的恶人。但在董卓心中,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绝对不如杀死汝南袁氏全族。要知道灭族是当时最大的恶行,会被报应,但董卓还是要这么做,原因是什么?
[img]668480[/img]
进入袁奎领土后,司徒袁奎将董卓征辟,董卓有各种机会晋升官员。董卓和袁奎的关系很好。众所周知,董卓进京前,他和袁绍一直保持着联盟。董卓的弟弟董敏,与袁绍同在将军何进账下,因何进被宦官杀害,趁势联合何进部下杀死何进弟弟何苗。不能不让人怀疑,袁绍、董卓当时是否真的为当时在位的外戚何家着想,而不是别有用心。
董卓进入北京后,一直容忍袁家的态度。他想换皇帝,第一次和袁绍商量。他从没想过会被拒绝。最后,他们断绝了关系。袁绍告诉他让他和叔叔商量,他辞职离开了。董卓没有责怪或攻击袁术,而是封了官职。可笑的是,袁绍就是在这个位置上起兵攻击董卓的。
袁术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袁绍的弟弟董卓。拜了他几个官级。但袁术和哥哥一样,没有和董卓一起工作,最后辞职到南阳。最搞笑的是,他以董卓拜官职后将军的名义,起兵讨伐董卓。进京后,董卓受到了很多袁家人的愤怒。凭借董卓的性格和脾气,别人早就杀了他。但对袁家来说,董卓只能忍声吞气。而对袁家的好也有对他的恩德,除了恩德,那就是袁家遍布世界的门生子弟。但是现在很多门生都跟着袁绍和弟弟去讨伐自己,谁也受不了这种事。
袁奎、袁基也在京城,而且也不是好惹的人,董卓也知道。之前何进之死,是他两次旨杀。假如自己不提防,很可能自己也会这样。董卓也知道不可能再和袁家和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如解决心中的憋屈,直接说北京的袁家人残忍杀光。回顾董卓杀袁家的时间点。在此之前,何太后被毒死,汉少帝被毒死,东汉宫被烧毁,然后杀死了袁基。前后看,董卓灭袁有多难。废除皇帝,董卓说干就干。但对袁家来说,只是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灭族门。在东汉形势下,汉灵帝听取了刘燕的建议。但当时只任命了三个州牧。
[img]668481[/img]
最后,在我告诉你这件事之前,我有必要告诉你东汉的地理概念。那为什么这么大呢?和口集中在黄河流域。还有13个州。占东汉国土面积不到三分之一的地区,但已经是当时13个州的面积了。据估计,对于袁绍和袁术来说,董卓会这样做是出乎意料的也许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董卓的心,但事情却变成了落地尘埃。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董卓杀害袁族。但是,真的不是董卓去杀袁氏,而是他们逼董卓下毒手。史书记载,董卓杀死袁奎、袁基一家后,直接回顾被杀事件的历史性也很强。这件事引出了孙和刘两个人物。
[img]668482[/img]
但是刺史被杀并不少见,这件事恰好又被刺史杀了。此前,张毅先后被杀,在淮河秦岭以南,占东汉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从地图上看,从西到东,这三个州的面积都很大,超过了三个省的面积。所以我们提到荆州、扬州或益州,不是小城市,而是几个省的面积。就像这个被杀的人一样,他管理的区域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三四个省份。控制这样权力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杀,谁被杀。
董卓是如何摧毁汝南袁氏全族的?阻止仕途的人将被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