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世界一片混乱。大楚项氏起兵江东,渡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直至下邳(今江苏邳县东)。这时,陈胜已经败亡,不知道该怎么办,楚地的所有志愿者都向项军靠拢。不久,项梁的北征军团聚集了6人、7万人。楚汉时期陈颖、英布、吕臣、蒲将军、季布、钟离昧等风云人物,在下邳一个个闪亮亮相。
这时,两个年轻人也来到了下邳。与其他楚汉群雄相比,他们的出现似乎并不耀眼,甚至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然而,他们的到来改变了项羽一生的命运。
第一个人,是项羽的老相识,他的名字叫虞子期。
虞子期不是空手来的,他带来了数百名虞氏族人,还有一匹宝马,一把神枪,都是给项羽的见面礼。
[img]668764[/img]
马,乌卓马;枪,霸王枪——都是名将在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药。没有他们,项羽是一只老虎。有了他们,项羽就像一只老虎。
《史记》中关于乌卓马的记载只有一句话:“骏马名卓,常骑之。”
[img]668765[/img]
图:宿迁项王故里是马亭,旁边是1985年出土于宿迁的饮马槽。饮马槽是彭城项羽的饲马之物
但在明代甄伟的《西汉演义》中,乌卓马有一个完整而传奇的故事:据说宝马乌卓是一条黑龙,从头到尾长一丈(2.3左右);从蹄到项,高八尺(1米8左右),全身黑亮,只有四蹄雪白赛雪,世界上没有人能驯服,更别说骑了,即使靠近,也有生命危险。
中国纯种马一般不超过1.5米;只有改良后的中世纪欧洲重型马才能达到1.8米高。在楚汉时期,没有马镫,很难找到人骑这么高的马;这么大的马,重量超过1吨;除了项羽,余子期真的想不到任何人。
结果项羽轻松搞定了乌卓。从此,英雄和神驹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后话,更不用说了。
关于霸王枪,有更多的传说。一般来说,会稽县天降陨石是项梁获得的。碰巧他的姻亲余氏是一个著名的铸兵家庭,所以他邀请他们用这块石头取铁锻造武器。经过三天三夜的锻造,他们终于变成了一把巨大的凿金虎头枪,长1英尺,9英寸(约3米),重129公斤(关羽的青龙燕月刀只有82公斤),只有枪杆有碗的厚度——这就像一个金箍棒,恐怕只有天生神力的项羽才能在这个世界上使用它——据说项羽可以单手使用这把神枪。后来,他创造了一套不可战胜的枪法“单手十八挑”。据说后人的杨家枪法来自这里。
[img]668766[/img]
图:宿迁项王故里的霸王枪(仿制)
当然,这些都只是野老戏语,大家听便算,不用当真。
第二个人,更不知名,更不用说项羽不认识,即使当时不小心认识了他,看到他也会假装不认识——这个人的名声不是很好,名字叫韩信,绰号“胯部”。
这个韩信原本是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城市的一个无产小青年。他的父母从小就去世了,在邻居的帮助下吃了100顿饭长大。按道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无地无产的孤儿早谋生。但是,我们这个命犯天煞孤星的年轻人韩信,除了舞刀、弄剑、吃闲饭的能力,似乎根本不会谋生。他既不能当官,也不知道如何做生意,更不屑为人打工。他整天在淮阴街吃喝,名声很差。
[img]668767[/img]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如果生活在一群平庸的材料之间,往往是最排斥的,天才总是考虑周围的一些人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合适,越不合适,越烦人,发展到@ 它变成了处处惹人嫌疑的倒霉蛋。韩信被时人认为是“无行”,概括出于此。
但说实话,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人整天四处游荡,说别人听不懂的大道理,真的很烦人。果然,不久,淮阴的一个泼皮就看他不顺眼了。他聚集了一群弟弟在街上堵住韩信,让他钻出裤裆,否则他会打他。
这是可以忍受的。如果换成项羽或者吴起,一把剑早就过去了。然而,韩信终于忍受了巨大的耻辱,从那个臭气熏天的胯部钻了过去。
从此,韩信获得了“胯夫”的“美名”,为天下所笑。
韩信终于发达了,后人评价韩信能屈能伸,是个大丈夫。
当韩信第一次来到下邳投军时,项羽自然不认识这个无名小卒。
事实上,像韩信这样的100个武力值不足以让项羽打半个小时。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不为人知的瘦弱的“胯夫”,短短几年,就会决定世界的归属,决定项羽的生死成败。
骑着1.8米重的马,单手拿着100多斤铁枪,需要几个关羽才能打败项羽